券商股再获重磅利好
2015-04-13 07:51  · 来源:  · 作者:yufang  · 责编:系统管理员
  导语:A股启动一人多户,分析称两类券商股最受益,除一人多户消息外,利润暴增等消息或再次助涨券商板块。
  【利好一】A股“一人一户”今起解禁券商或现“客户争夺战”
  华泰证券 :一人多户开闸利好两类券商
  【利好二】融资融券余额突破1.6万亿 券商日收息近4亿
  A股“一人一户”今起解禁券商或现“客户争夺战”
  【利好三】16家上市券商 首季净利超过去年上半年
  A股“一人一户”解禁 13日起每人可开20个证券账户
  中国网财经4月12日讯据新华社最新消息,继去年10月机构投资者和沪港通个人投资者率先解禁之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12日发布通知,明确自2015年4月13日起A股市场全面放开“一人一户”限制。
  这意味着,自13日起,自然人与机构投资者均可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开立多个A股账户和封闭式基金账户,上限为20户。也就是说,现在只能在一家证券公司拥有一个证券账户的股民,将最多可以在20家证券公司开设20个账户。
  值得注意的是,单一投资者的账户无论有多少个,都只有一个统一的入口——一码通。去年“十一”期间,中国结算的统一账户平台上线,正式启用了一码通账户,每个投资者只有一个一码通账户,在此之下可以开设多个账户操作。
  中国结算董事长周明说,全面放开一人一户限制是根据资本市场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改革的要求所采取的一项举措,将为投资者提供很大方便。
  不过,周明提醒,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确实存在的实际需要决定是否开立多户,不要盲目开立多户。否则,不仅会增加开户成本,也会造成技术系统资源浪费。
  据介绍,为避免开户技术系统的资源浪费,中国结算将在统一账户平台中为单一投资者设置合理开户数的上限,并要求各开户代理机构严格根据投资者本人意愿为其办理开户业务,引导投资者理性开户,严禁使用违规营销等不正当竞争手段,诱导没有实际需求的投资者开立多户。
  华泰证券:一人多户开闸 利好两类券商
  一人一户限制预计5月底前放开。上交所新闻发布会表示:中国结算和上交所将积极完善相关方案,维持指定交易制度的基础上,允许投资者一人开设多个证券账户:投资者可以在多家证券公司开设账户,每个账户指定一家证券公司。
  客户流动性将加速,行业格局加速变化。投资者账户限制放开后,给予投资者主动选择权,将加速投资者流动性,也会引发佣金率进一步下滑,竞争格局加速变化。
  新格局下利好两类标的。一类利好可为投资者提供全业务价值链和多功能服务的大型综合券商,如低佣金,好服务,强平台的新大招+任我行。二是利好低佣金、互联网平台完善的公司,如锦龙、国金、大智慧 。
  融资融券余额突破1.6万亿 券商日收息近4亿
  牛市中,融资融券可以为券商带来高额的利润。而券商股本身也常常成为融资者青睐的热点。
  近期,随着行业业绩大幅超预期成为共识,券商股在融资融券平台上再次上演王者归来。根据同花顺 iFinD统计数据显示,仅4月7日~4月9日,短短三个交易日,券商板块就被融资净买入83.74亿元,远超其他所有行业。
  4月9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已经高达1.62万亿元。按照目前券商主流的融资利率8.35%估算,券商每日坐收利息3.76亿元。
  中信证券 融资余额居首
  截至4月10日,沪市融资余额超过100亿元的个股一共有9只,其中券商股独占三席。中信证券仍然是投资者最为青睐的品种。目前它的流通市值高达3517.57亿元,充足的流动性为投资者融资买入提供了天然条件。4月7日~4月10日,中信证券发生247.67亿元融资买入,排名市场第一。同时又发生了224.85亿元融资偿还,因此融资净买入为22.81亿元,位列市场第二,仅次于中国平安 。截至4月10日收盘,中信证券融资余额高达408.31亿元,位列市场第一,其融资余额目前已占其流通市值的11.61%。
  海通证券 和华泰证券也表现不俗。截至4月10日两者融资余额分别达到202.92亿元和105.45亿元。截至4月9日,整个券商板块融资余额高达1559.31亿元,在97个申万二级行业中排名第一,并较位列第二的银行板块多出34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从融资资金净流入来看,一些市值相对较小的券商股开始受到投资者青睐。4月7日~4月9日,长江证券 发生42.22亿元融资买入,31.48亿元融资偿还,其融资资金净流入高达10.74亿元,市场排名第三,仅次于平安和中信。影子股锦龙股份 、今年以来绯闻缠身的方正证券 则各发生7.75亿元、7.63亿元融资净买入,均挤入了前十名大关。
  券商日坐收近4亿利息
  融资者大举买入券商股只是A股市场火爆表现的一个缩影。4月9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已经高达1.62万亿元。而去年底这一数据为1.02万亿元,短短三个多月时间增加了6000亿元,增幅高达59.46%。
  按照目前券商主流的融资利率8.35%估算,即使两市融资余额不再增长,那么这1.62万亿融资一年就将为券商带来1352.7亿元利息收入,每日坐收利息3.76亿元。根据证券业协会统计数据,2014年120家券商实现的融资融券业务利息收入也只有446.24亿元。
  不过,各家券商在融资融券上的受益程度也是各不相同。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3月数据尚不完善),广发证券 名下的融资余额为715.94亿元,余额市场份额占比为6.21%,其次是华泰证券,融资余额为699.20亿元,市场份额为6.07%。国泰君安 则以6%的份额位列第三。前十名券商占据了融资融券市场份额的52.62%。
  那么,如何在开盘前从900多只两融标的中选出最受融资盘喜爱的个股?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添升宝”(微信号:you-daydayup)。添升宝数据库已捕获健康元 、利源精制、美邦服饰 、新疆城建 、山东高速 等诸多近期暴涨个股。关注添升宝,融资盘大牛股等你牵走。(中国经济网)
  16家上市券商 首季净利超过去年上半年
  今年以来股市持续攀升,证券交易量同比大幅增加。券商是此轮牛市的直接受益者,统计数据显示,有16家上市券商2015年一季度的净利润超过了去年上半年。业内分析人士表示,经纪业务和两融业务收入大增是券商业绩剧增的主要原因。
  截至4月10日,国元证券 、东北证券 、长江证券以及东方证券已发布2015年第一季度业绩快报,其他上市券商1月至3月的母公司净利润数据也已公布。
  业绩同比大幅飙升
  证券时报记者将未发布一季度业绩快报的上市券商前三个月营收及净利润(母公司口径,下同)简单加总,结合已经发布业绩快报的4家上市券商数据,与去年第一季度数据对比发现,上市券商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均出现大幅飙升。
  在营业收入方面,国信证券以58.64亿元位列榜首。其次是中信证券,达56.28亿元。海通证券以55.6亿元的一季度营业收入紧随其后。
  值得注意的是,在营业收入增幅方面,西部证券 今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以10.73亿元实现了280.1%的增幅。太平洋 证券、光大证券 、兴业证券的营业收入增幅均超过150%,分别达198.5%、194.3%、172.2%。
  券商一季度净利润前三名分别被海通证券、中信证券及招商证券夺取,净利润分别为31.66亿元、25.96亿元,以及24.94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61.6%、98.1%,及250.7%。
  同时,西部证券的净利润增长幅度同样引人关注:西部证券今年以5.18亿元的一季度净利润较去年增幅达551.5%。此外,光大证券亦实现净利润和营业收入的增幅“双丰收”——净利润增长472%,在经历“乌龙指”事件后,光大证券逐步恢复元气。此外,兴业证券净利润也实现了“大跨步”,其以9.89亿元的净利润实现了427%的增幅。
  截至4月10日,国元证券、东北证券、长江证券,以及东方证券4家券商已发布2015年第一季度业绩快报。
  从业绩快报来看,东方证券今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为41.21亿元,净利润为19.4亿元,分别实现252.39%、789.82%的增长。东方证券表示,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资本市场公开发行的同时,着力提升了传统业务的竞争力,并推进了创新业务开展,实现了公司经营业绩的跨越式发展。
  东方证券介绍,今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大幅度增长主要涉及4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国内证券市场指数大幅攀升,公司的自营投资及资产管理业务盈利显著增长;其次,市场交投活跃,交易量迅速增长,公司的经纪业务净收入大幅增长;再者,新三板做市业务获得不错的收益;与此同时,公司的资本中介业务快速发展。
  经纪及两融
  助力业绩暴增
  证券时报记者将一季度有数据可比的券商业绩与其去年中报业绩进行比较发现,有8家上市券商今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均超过去年上半年的业绩;有16家券商今年一季度的净利润跑赢去年中报的数据。
  通过数据对比,记者发现,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超过去年中报数据的券商多数为中小型券商,例如,国元证券、东北证券、兴业证券、东吴证券、太平洋证券、西南证券、西部证券。西部证券一季度营业收入约等于去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的2倍。
  而净利润方面,一季度净利润赶超去年中报数据的不乏大券商,海通证券以31.66亿元的净利润,赶超去年上半年净利润28.78亿元。
  国海证券分析师孔令峰表示,区域型中小券商业绩增速更快,因为区域型券商佣金率较高,且经纪业务占比高,市场活跃时的业绩弹性更大。尤其是今年3月份的行情火爆,经纪、两融收入大增。3月份股票市场又再创新高,量价齐升,市场活跃的成交使得券商经纪业务收入大增,是券商业绩增长的主要来源。截至3月末,两融余额达1.49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77%,日均余额环比增长16.3%,增速提升明显。经纪和两融业务收入大增是券商业绩大增的主要原因。(证券时报)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