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离奇的失踪—MH370上究竟发生了些什么
2014-03-15 17:10
· 来源: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失踪;MH370航班;MH370;飞机;马来西亚;空管;吉隆坡;航程
也许,现在这是世界上最离奇的失踪案。正如中国民航局长李家祥所言,很多谜团,不合常理。
笔者的专栏文章主要针对新闻事实进行评价分析,为读者补充介绍背景知识,不喜欢无来由的猜测、推理。但事到如今,既然连美国白宫发言人都表示,需要“基于一些并不必然但最新的信息”开辟新的搜索。那么,为满足读者的信息焦灼,笔者也就依照最新的新闻报道,基于目前为止已确凿和比较确凿的信息,对飞机失联的可能原因进行一点分析。
当然,马来西亚方面至今依然没有足够的、可信的、详实的信息披露,而是不断发表互相矛盾的新闻,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一切只能在仅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推测,如果能有更多可靠确实的消息,相信对MH370失联原因的分析将会变得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一路向西?
尽管最初是由匿名人士透露的小道消息,官方也曾一再否认,但最终马来西亚方面终于在事发5天后承认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这架飞机的失联时间不是01:20,而是02:40。更令人惊奇的是,这架飞机在这一个多小时内,从预定的航线上突然拐弯,一个超过90度的大转弯掉头,并主动、故意地脱离了民航空中管制网络,开始了隐秘的航程。
这是怎么回事呢?
当然,马来西亚方面对此也没有确凿完整的信息。根据媒体的梳理,目前能够作为佐证的来由,一共有4个可疑但尚不能完全确认的关键点。
我们从MH370的旅程最初开始。
时间回到2014年3月8日凌晨,MH370航班滑行在吉隆坡国际机场的跑道上,等待机场空管塔台的指令。这架波音B777-200ER飞机编号为9M-MRO,2002年5月31日首飞,随后交付给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已记录飞行53465.21小时,共进行过7525次起降飞行。
这架飞机曾于2012年8月9日在浦东机场执行吉隆坡至上海航班时,与中国东航的一架A340-600在滑行道口发生剐蹭,右机翼尖折断。但后来在上海经修复后,继续服役投入繁忙的运营。它刚于2014年2月23日进行过例行维修,在事发前两天,它都各执行了一次远程国际航班,一切正常。
8日马来时间0时41分,北京时间0时41分,河内时间7日23时41分——由于马来西亚地分东西的特殊地理原因,吉隆坡这个本地处东七区的城市却和全国一样,采用了和北京相同的东八区时间——MH370滑离跑道。
21分钟之后,1点1分,MH370顺利上升至10668米的巡航高度——在通用英制的国际民航界,人们更习惯用整数来描述这个高度:35000英尺。而对航速和距离的描述,民航界则通用海里。
MH370的巡航速度是每小时471海里,也就是872.3千米,正沿着预定航线,以北偏东的方向,朝北京飞行。夜空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气象稳定。
很快,航班就要从吉隆坡空管区飞入胡志明空管区的管制范围,按规程,吉隆坡空管区的管制员已经对MH370航班“道别”:“已把你们交接给胡志明空管区。”MH370航班回应:“好的,收到。”
下一步,就该是胡志明空管区的管制员“迎接”和确认MH370了。但是,他们没有如期接到它,它在天空突然消失了。
有内部人士在微博上披露了三亚空管区管制员的见闻:“差不多凌晨一点,越南人问有没有该航,我说没有,他就挂了,差不多凌晨两点他才跟我说飞机不见了,然后凌晨三点多跟我说,他们公司说这个飞机还在飞,然后我叫香港(注:香港空管区)帮我喊喊,什么都没有”。
负责接收应答机广播二次雷达网络跟踪数据显示,MH370最后一次报告自己的位置是1时21分,在北纬6°58′2″、东经103°37′8″,也就是吉隆坡-胡志明空管区的交接“空档”处。
“失联”之后、“失踪”之前
有报道称,此时客机的飞行方向突然从24度转向到333度(飞机航向以正北为0度,顺时针计数),也就是从北偏东转为北偏西,猛转51度,同时飞行高度下降200多米,然后就在民航的航管网中消失了。
此时距离飞机起飞刚刚41分钟。这是神秘航程的第一个关键点:泰国湾,01:21。急转下滑。
凌晨1点半左右,哥打巴鲁,马来西亚西北部,泰国湾边的城市,分别有4至5位在岸边作业的渔民,不约而同地看到了一架低飞的飞机,尽管在夜间,航行灯还是暴露了它的身形。
警方录下了他们的描述。这是神秘航程的第二个关键点:哥打巴鲁,1点半左右。低空掠海。
此后,马来西亚空军设在马来半岛与泰国交界处的的雷达网,在凌晨2点左右,断断续续的捕捉到一架以1000米左右高度低飞的飞机,由于飞机低空飞行,加之是山区,尤其是马来西亚的雷达网有空挡(如图中所见),跟踪并不连续。
这是神秘航程的第三个关键点:马来半岛,马泰交界处,哥打巴鲁—吉兰丹—槟城,凌晨2点左右。
一架神秘的飞机低空横穿了马来半岛,显然是在尽量躲避军方的雷达追踪。
最后的确凿消息来自马来西亚空军司令的亲口承认,凌晨2点15分,马来西亚军方在马六甲海峡再度追踪到一架可能是MH370的飞机。
设在槟城的雷达稳定的跟踪到了这架低空向西的飞机,一直追踪到霹雳岛(Pulau Perak),马来西亚领海的最西端,最后在凌晨2点40分,目标超出雷达探测范围,消失了。
这是神秘航程的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关键点:马六甲海峡,凌晨2点15分至40分。渐行渐远。
有消息报道称,在雷达追踪的最后位置,飞机已经爬升,恢复到高空飞行,高度稳定到29500英尺,也就是9100米左右。
好了,这就是目前各国际媒体挖掘曝出的所有内容,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并且互相关联的话,飞机在四个点位划出了一个135度的急转大回旋,向着未知的、神秘的印度洋飞了过去。
笔者的专栏文章主要针对新闻事实进行评价分析,为读者补充介绍背景知识,不喜欢无来由的猜测、推理。但事到如今,既然连美国白宫发言人都表示,需要“基于一些并不必然但最新的信息”开辟新的搜索。那么,为满足读者的信息焦灼,笔者也就依照最新的新闻报道,基于目前为止已确凿和比较确凿的信息,对飞机失联的可能原因进行一点分析。
当然,马来西亚方面至今依然没有足够的、可信的、详实的信息披露,而是不断发表互相矛盾的新闻,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一切只能在仅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推测,如果能有更多可靠确实的消息,相信对MH370失联原因的分析将会变得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一路向西?
尽管最初是由匿名人士透露的小道消息,官方也曾一再否认,但最终马来西亚方面终于在事发5天后承认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这架飞机的失联时间不是01:20,而是02:40。更令人惊奇的是,这架飞机在这一个多小时内,从预定的航线上突然拐弯,一个超过90度的大转弯掉头,并主动、故意地脱离了民航空中管制网络,开始了隐秘的航程。
这是怎么回事呢?
当然,马来西亚方面对此也没有确凿完整的信息。根据媒体的梳理,目前能够作为佐证的来由,一共有4个可疑但尚不能完全确认的关键点。
我们从MH370的旅程最初开始。
时间回到2014年3月8日凌晨,MH370航班滑行在吉隆坡国际机场的跑道上,等待机场空管塔台的指令。这架波音B777-200ER飞机编号为9M-MRO,2002年5月31日首飞,随后交付给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已记录飞行53465.21小时,共进行过7525次起降飞行。
这架飞机曾于2012年8月9日在浦东机场执行吉隆坡至上海航班时,与中国东航的一架A340-600在滑行道口发生剐蹭,右机翼尖折断。但后来在上海经修复后,继续服役投入繁忙的运营。它刚于2014年2月23日进行过例行维修,在事发前两天,它都各执行了一次远程国际航班,一切正常。
8日马来时间0时41分,北京时间0时41分,河内时间7日23时41分——由于马来西亚地分东西的特殊地理原因,吉隆坡这个本地处东七区的城市却和全国一样,采用了和北京相同的东八区时间——MH370滑离跑道。
21分钟之后,1点1分,MH370顺利上升至10668米的巡航高度——在通用英制的国际民航界,人们更习惯用整数来描述这个高度:35000英尺。而对航速和距离的描述,民航界则通用海里。
MH370的巡航速度是每小时471海里,也就是872.3千米,正沿着预定航线,以北偏东的方向,朝北京飞行。夜空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气象稳定。
很快,航班就要从吉隆坡空管区飞入胡志明空管区的管制范围,按规程,吉隆坡空管区的管制员已经对MH370航班“道别”:“已把你们交接给胡志明空管区。”MH370航班回应:“好的,收到。”
下一步,就该是胡志明空管区的管制员“迎接”和确认MH370了。但是,他们没有如期接到它,它在天空突然消失了。
有内部人士在微博上披露了三亚空管区管制员的见闻:“差不多凌晨一点,越南人问有没有该航,我说没有,他就挂了,差不多凌晨两点他才跟我说飞机不见了,然后凌晨三点多跟我说,他们公司说这个飞机还在飞,然后我叫香港(注:香港空管区)帮我喊喊,什么都没有”。
负责接收应答机广播二次雷达网络跟踪数据显示,MH370最后一次报告自己的位置是1时21分,在北纬6°58′2″、东经103°37′8″,也就是吉隆坡-胡志明空管区的交接“空档”处。
“失联”之后、“失踪”之前
有报道称,此时客机的飞行方向突然从24度转向到333度(飞机航向以正北为0度,顺时针计数),也就是从北偏东转为北偏西,猛转51度,同时飞行高度下降200多米,然后就在民航的航管网中消失了。
此时距离飞机起飞刚刚41分钟。这是神秘航程的第一个关键点:泰国湾,01:21。急转下滑。
凌晨1点半左右,哥打巴鲁,马来西亚西北部,泰国湾边的城市,分别有4至5位在岸边作业的渔民,不约而同地看到了一架低飞的飞机,尽管在夜间,航行灯还是暴露了它的身形。
警方录下了他们的描述。这是神秘航程的第二个关键点:哥打巴鲁,1点半左右。低空掠海。
此后,马来西亚空军设在马来半岛与泰国交界处的的雷达网,在凌晨2点左右,断断续续的捕捉到一架以1000米左右高度低飞的飞机,由于飞机低空飞行,加之是山区,尤其是马来西亚的雷达网有空挡(如图中所见),跟踪并不连续。
这是神秘航程的第三个关键点:马来半岛,马泰交界处,哥打巴鲁—吉兰丹—槟城,凌晨2点左右。
一架神秘的飞机低空横穿了马来半岛,显然是在尽量躲避军方的雷达追踪。
最后的确凿消息来自马来西亚空军司令的亲口承认,凌晨2点15分,马来西亚军方在马六甲海峡再度追踪到一架可能是MH370的飞机。
设在槟城的雷达稳定的跟踪到了这架低空向西的飞机,一直追踪到霹雳岛(Pulau Perak),马来西亚领海的最西端,最后在凌晨2点40分,目标超出雷达探测范围,消失了。
这是神秘航程的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关键点:马六甲海峡,凌晨2点15分至40分。渐行渐远。
有消息报道称,在雷达追踪的最后位置,飞机已经爬升,恢复到高空飞行,高度稳定到29500英尺,也就是9100米左右。
好了,这就是目前各国际媒体挖掘曝出的所有内容,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并且互相关联的话,飞机在四个点位划出了一个135度的急转大回旋,向着未知的、神秘的印度洋飞了过去。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贵州黔西县煤矿事故已致3死11伤 另有7人失联2014 / 10 / 08
- 湖南一煤矿发生瓦斯爆炸致1死4失踪2014 / 07 / 24
- 17级强台风“威马逊”袭击华南 已致1人遇难4人失踪2014 / 07 / 19
- 韩国韩光核电站两名工人在作业过程中失踪2014 / 01 / 08
- 温州石油:全面升级“国Ⅳ”标准2014 / 01 / 07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