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德重组追踪:深圳龙珠医院八亿债权或再易主
2014-06-12 10:25
· 来源: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债权;深圳;实德;债权转让;龙珠;资产包债权;债务重组;实德集团
本报记者 卜凡 深圳报道
在去年9月流拍之后,实德系版图中的唯一医疗板块深圳龙珠医院又在等待新的“买家”。
6月4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发布了一起资产竞拍公告,公开转让深圳龙珠医院的两户债权资产包,总额8.1亿元。
昨日是这次提交竞拍申请的最后一天。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致电该公司被告知,“参与竞买的竞买人信息暂不便透露。”
但21世纪经济报道从消息人士处获悉,此次已有4家机构提交了竞买申请,其中包括一家大型医疗集团。
作为深圳市第一家中外合资且定位为高端肿瘤治疗特色的大型医院,其经营状况备受外界关注。去年10月,深圳市中院采取强制清算的方式,对龙珠医院资产进行公开拍卖,但却流拍。
而今,在实德系重组进行关键时刻,龙珠医院走向何方更引起了外界关注。
债务情况曝光
背山面街,龙珠医院占据了深圳中心城区一块难得的清幽之地。该医院约十年前后开始筹建,曾背负了深圳民间办医突围的诸多想象,但却命运多舛。
医院当年由亿仁医疗、吉里医疗和深圳市红十字会三家合作建设,其中深圳市红十字会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医院,占有24%的股份。且由于吉里医疗在香港注册,该医院成为深圳市第一家中外合资的民营医院。
这家医院当时瞄准深圳市没有专门的肿瘤医院的短板,高标准建设,引进了一批国外最先进的昂贵监测及治疗仪器,但也为此背负了巨额债务。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以下称深圳信达)此次资产竞拍公告详细披露了资产包中的债务由来,相当部分来自于当年的医院建设投入和购买医疗设备费用。
其中,2006年5月8日,中行深圳分行向龙珠医院发放贷款4.2亿,用于置换他行贷款及购置医院各项固定资产,借款期限为72个月。
这笔贷款的抵押物是龙珠医院约5万平米的医疗卫生用地,同时,龙珠医疗研发中心、亿仁集团老板孙启银和亿仁集团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吉里医疗和亿仁集团所持有的龙珠医院和龙珠医疗研发中心的全部股份也为这笔贷款提供质押担保。
另一户债权人为农行深圳分行。在2004年12月至2005年6月期间,龙珠医院分8批获得贷款,用于采购医疗设备,贷款金额总计近1.4亿,无抵押物,亿仁集团老板孙启银和亿仁集团等公司为这些债务提供了连带责任担保。
不过,到了2007年,龙珠医院刚开业不久,亿仁集团和吉里公司矛盾激化,相互指责。时任院长的亿仁公司控制人孙启银被时任董事长的吉里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智平解职,随后孙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冻结医院资产。
这时,实德集团出现了。自2002年起就成立医疗项目小组的实德看到其中的机会,随即通过买断亿仁股份及控股吉里公司的方式入主龙珠医院。工商登记资料显示,2008年3月31日徐明成为龙珠医院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
此后,实德陆续投入资金对医院住院大楼进行装修,并对医院业务进行充实。据现任院长陈崇喜回忆,医院自2010年才算是全面开业。
2012年,医院经营渐入佳境。但当年3月份,徐明和实德集团失去联系,实德集团的债务危机爆发。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一份材料显示,当时因拖欠200万元物业费,被物业公司封堵大门。院长陈崇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说,医院随即陷入开业来的最大困境。
拍卖债权
按照深圳信达此次披露的情况,2012年,实德集团为避免医院被强制执行,曾与农行深圳分行国贸支行达成执行和解,提出由实德集团作为上述借款的执行担保,承诺“若借款人未按执行和解方案分期还款,可直接执行担保人财产”。
但是,实德集团在偿还第一笔2000万元之后,再未继续履行和解方案。
当年6月,实德集团与宝金盛世资本运营中心签订了债务重组协议,但是后来人和集团则强制介入实德重组,至今双方仍僵持不下。但部分债务重组方案则陷入停滞状态。(详见本报6月4日报道《实德重组争夺战》)
实德集团未继续履行执行和解承诺是否与重组方之间的纠葛有关,21世纪经济报道未能证实。随后,深圳中院下达民事裁定书,裁定大连实德为上述欠款的执行担保人,对全部剩余债务承担清偿责任。
目前,上述案件处于终止执行状态。2013年9月底,该医院第一次在深圳国土交易中心挂牌拍卖。
拍卖底价为6.127亿元,资产是该医院的土地使用权及附属建筑物、医疗器械。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拍卖前的9月17日,农行深圳分行已签订《债权转让合同》,约定将债权转让至深圳信达名下。
此后,2012年12月21日,深圳信达又从中行深圳分行手中承接了另外一笔债务。
如今,深圳信达已经拥有总计超过8亿元的债权,这也是这次公开转让的资产包总额。
这一转让价格高出上次拍卖价格两个亿,但是上次由深圳中院所举行拍卖的是经评估的土地和设备资产价值,而未考虑债务情况。当时深圳中院提供给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书面回复称:一是截至今年6月,龙珠医院欠中国银行深圳分行5.4亿元,欠中国农业银行国贸支行1.9亿元;二是截至2012年8月31日龙珠医院提供给评估公司的财务报表显示其账簿中记载的负债共计9821.6万元。
这意味着,上次的拍卖起价尚不足以支付负债。而这次只包含两笔债权,价格则高出许多。
当时的拍卖公告中确认,医院的建筑物并未取得房产证。医院方面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证实了这一点。由于医院资金压力,不得不逐层装修使用,所以一直没能取得竣工验收备案,也没有进行房屋产权登记。
不仅如此,上次拍卖中明确,龙珠医院的医疗牌照不在拍卖标的物中。此外,该地的医疗卫生用地性质不能改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上述种种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各路资本的竞买意愿,最终,拍卖以登记人数不足而流拍。
但此次深圳信达这次举行公开竞卖的是龙珠医院的债权。该公司公告称,截至2014年3月20日,该资产包债权总额合计约8.1亿元,其中本金合计约4.4亿元,利息约3.7亿元(按判决书计算),代垫诉讼费约207万元。
债权的查封清单上不仅有龙珠医院约5万平米的土地使用权、附属建筑物及医院的各类医疗设备,还有亿仁集团位于北京和黑龙江的三块土地和一座厂房以及亿仁集团和吉里医疗持有的龙珠医院的股份,甚至还有亿仁集团实际控制人孙启银持有的亿仁集团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资产债权包将两家银行的债权打包在了一起。从深圳信达公开的资料看,龙珠医院的土地使用权及建筑物曾经是深圳农行债权首封,中行轮候,而医院的股份及亿仁的资产则深圳中行首封,农行轮候。也就是说,此次将两个债权打包转让,对接盘人来说,相当于可以获得所有围绕龙珠医院案件中查封冻结的所有资产的优先权。
龙珠医院未来
上次的拍卖中,龙珠医院的医疗牌照不在拍卖标的之中。此次债权转让的资产包里依然没有关于医疗牌照的内容。对此,深圳市卫计委有关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重申,医院的医疗资质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发放,债权转让本身不涉及医疗牌照。
广东众多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天军分析,债权的接盘者要么可以作为投资将债权再次转让,要么可以与龙珠医院等方协议重组,将债权转为医院股权,从而变为医院的实际所有者。这也就意味着接盘者或可绕过繁琐的牌照申请程序而实现办医院的目的。
然而,在该债权资产包中,深圳信达在风险提示中说到:该资产包债权中相关执行人可能存在司法“三暂缓”等暂时或长久不予执行的情形。
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获悉,2013年6月,相关部门曾指示,凡涉及实德集团的系列案件均由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即所谓的“三缓一集中”——没立案的暂缓立案,立案没审判的暂缓审理,审判没执行的暂缓执行。
不出意外,公开竞卖将在6月20日举行。医院现在的管理者陈崇喜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段时间不时有感兴趣的投资人到医院“暗访”。他表示,对医院来说,如果能够引入新的债权人对旧帐进行清理,医院就将重新获得轻装上阵的机会。“实际上,这两年来我们维持了正常运行,各方都还比较认可。”陈崇喜对龙珠医院的未来依然看好。(编辑 谭翊飞 张凡 申剑丽)
原文链接:http://epaper.21cbh.com/html/2014-06/12/content_101731.htm?div=-1
在去年9月流拍之后,实德系版图中的唯一医疗板块深圳龙珠医院又在等待新的“买家”。
6月4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发布了一起资产竞拍公告,公开转让深圳龙珠医院的两户债权资产包,总额8.1亿元。
昨日是这次提交竞拍申请的最后一天。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致电该公司被告知,“参与竞买的竞买人信息暂不便透露。”
但21世纪经济报道从消息人士处获悉,此次已有4家机构提交了竞买申请,其中包括一家大型医疗集团。
作为深圳市第一家中外合资且定位为高端肿瘤治疗特色的大型医院,其经营状况备受外界关注。去年10月,深圳市中院采取强制清算的方式,对龙珠医院资产进行公开拍卖,但却流拍。
而今,在实德系重组进行关键时刻,龙珠医院走向何方更引起了外界关注。
债务情况曝光
背山面街,龙珠医院占据了深圳中心城区一块难得的清幽之地。该医院约十年前后开始筹建,曾背负了深圳民间办医突围的诸多想象,但却命运多舛。
医院当年由亿仁医疗、吉里医疗和深圳市红十字会三家合作建设,其中深圳市红十字会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医院,占有24%的股份。且由于吉里医疗在香港注册,该医院成为深圳市第一家中外合资的民营医院。
这家医院当时瞄准深圳市没有专门的肿瘤医院的短板,高标准建设,引进了一批国外最先进的昂贵监测及治疗仪器,但也为此背负了巨额债务。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以下称深圳信达)此次资产竞拍公告详细披露了资产包中的债务由来,相当部分来自于当年的医院建设投入和购买医疗设备费用。
其中,2006年5月8日,中行深圳分行向龙珠医院发放贷款4.2亿,用于置换他行贷款及购置医院各项固定资产,借款期限为72个月。
这笔贷款的抵押物是龙珠医院约5万平米的医疗卫生用地,同时,龙珠医疗研发中心、亿仁集团老板孙启银和亿仁集团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吉里医疗和亿仁集团所持有的龙珠医院和龙珠医疗研发中心的全部股份也为这笔贷款提供质押担保。
另一户债权人为农行深圳分行。在2004年12月至2005年6月期间,龙珠医院分8批获得贷款,用于采购医疗设备,贷款金额总计近1.4亿,无抵押物,亿仁集团老板孙启银和亿仁集团等公司为这些债务提供了连带责任担保。
不过,到了2007年,龙珠医院刚开业不久,亿仁集团和吉里公司矛盾激化,相互指责。时任院长的亿仁公司控制人孙启银被时任董事长的吉里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智平解职,随后孙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冻结医院资产。
这时,实德集团出现了。自2002年起就成立医疗项目小组的实德看到其中的机会,随即通过买断亿仁股份及控股吉里公司的方式入主龙珠医院。工商登记资料显示,2008年3月31日徐明成为龙珠医院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
此后,实德陆续投入资金对医院住院大楼进行装修,并对医院业务进行充实。据现任院长陈崇喜回忆,医院自2010年才算是全面开业。
2012年,医院经营渐入佳境。但当年3月份,徐明和实德集团失去联系,实德集团的债务危机爆发。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一份材料显示,当时因拖欠200万元物业费,被物业公司封堵大门。院长陈崇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说,医院随即陷入开业来的最大困境。
拍卖债权
按照深圳信达此次披露的情况,2012年,实德集团为避免医院被强制执行,曾与农行深圳分行国贸支行达成执行和解,提出由实德集团作为上述借款的执行担保,承诺“若借款人未按执行和解方案分期还款,可直接执行担保人财产”。
但是,实德集团在偿还第一笔2000万元之后,再未继续履行和解方案。
当年6月,实德集团与宝金盛世资本运营中心签订了债务重组协议,但是后来人和集团则强制介入实德重组,至今双方仍僵持不下。但部分债务重组方案则陷入停滞状态。(详见本报6月4日报道《实德重组争夺战》)
实德集团未继续履行执行和解承诺是否与重组方之间的纠葛有关,21世纪经济报道未能证实。随后,深圳中院下达民事裁定书,裁定大连实德为上述欠款的执行担保人,对全部剩余债务承担清偿责任。
目前,上述案件处于终止执行状态。2013年9月底,该医院第一次在深圳国土交易中心挂牌拍卖。
拍卖底价为6.127亿元,资产是该医院的土地使用权及附属建筑物、医疗器械。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拍卖前的9月17日,农行深圳分行已签订《债权转让合同》,约定将债权转让至深圳信达名下。
此后,2012年12月21日,深圳信达又从中行深圳分行手中承接了另外一笔债务。
如今,深圳信达已经拥有总计超过8亿元的债权,这也是这次公开转让的资产包总额。
这一转让价格高出上次拍卖价格两个亿,但是上次由深圳中院所举行拍卖的是经评估的土地和设备资产价值,而未考虑债务情况。当时深圳中院提供给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书面回复称:一是截至今年6月,龙珠医院欠中国银行深圳分行5.4亿元,欠中国农业银行国贸支行1.9亿元;二是截至2012年8月31日龙珠医院提供给评估公司的财务报表显示其账簿中记载的负债共计9821.6万元。
这意味着,上次的拍卖起价尚不足以支付负债。而这次只包含两笔债权,价格则高出许多。
当时的拍卖公告中确认,医院的建筑物并未取得房产证。医院方面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证实了这一点。由于医院资金压力,不得不逐层装修使用,所以一直没能取得竣工验收备案,也没有进行房屋产权登记。
不仅如此,上次拍卖中明确,龙珠医院的医疗牌照不在拍卖标的物中。此外,该地的医疗卫生用地性质不能改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上述种种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各路资本的竞买意愿,最终,拍卖以登记人数不足而流拍。
但此次深圳信达这次举行公开竞卖的是龙珠医院的债权。该公司公告称,截至2014年3月20日,该资产包债权总额合计约8.1亿元,其中本金合计约4.4亿元,利息约3.7亿元(按判决书计算),代垫诉讼费约207万元。
债权的查封清单上不仅有龙珠医院约5万平米的土地使用权、附属建筑物及医院的各类医疗设备,还有亿仁集团位于北京和黑龙江的三块土地和一座厂房以及亿仁集团和吉里医疗持有的龙珠医院的股份,甚至还有亿仁集团实际控制人孙启银持有的亿仁集团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资产债权包将两家银行的债权打包在了一起。从深圳信达公开的资料看,龙珠医院的土地使用权及建筑物曾经是深圳农行债权首封,中行轮候,而医院的股份及亿仁的资产则深圳中行首封,农行轮候。也就是说,此次将两个债权打包转让,对接盘人来说,相当于可以获得所有围绕龙珠医院案件中查封冻结的所有资产的优先权。
龙珠医院未来
上次的拍卖中,龙珠医院的医疗牌照不在拍卖标的之中。此次债权转让的资产包里依然没有关于医疗牌照的内容。对此,深圳市卫计委有关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重申,医院的医疗资质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发放,债权转让本身不涉及医疗牌照。
广东众多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天军分析,债权的接盘者要么可以作为投资将债权再次转让,要么可以与龙珠医院等方协议重组,将债权转为医院股权,从而变为医院的实际所有者。这也就意味着接盘者或可绕过繁琐的牌照申请程序而实现办医院的目的。
然而,在该债权资产包中,深圳信达在风险提示中说到:该资产包债权中相关执行人可能存在司法“三暂缓”等暂时或长久不予执行的情形。
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获悉,2013年6月,相关部门曾指示,凡涉及实德集团的系列案件均由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即所谓的“三缓一集中”——没立案的暂缓立案,立案没审判的暂缓审理,审判没执行的暂缓执行。
不出意外,公开竞卖将在6月20日举行。医院现在的管理者陈崇喜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段时间不时有感兴趣的投资人到医院“暗访”。他表示,对医院来说,如果能够引入新的债权人对旧帐进行清理,医院就将重新获得轻装上阵的机会。“实际上,这两年来我们维持了正常运行,各方都还比较认可。”陈崇喜对龙珠医院的未来依然看好。(编辑 谭翊飞 张凡 申剑丽)
原文链接:http://epaper.21cbh.com/html/2014-06/12/content_101731.htm?div=-1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国家能源集团拟转让旗下6家煤矿控股权2018 / 09 / 13
- 全国首个P2P债权二级市场上线 平台合作意愿存疑2015 / 02 / 04
- 渝商创投陷兑付危机 债权转股“变身”众筹公司2014 / 12 / 24
- P2P对接房地产项目 部分债权转让产品真实性存疑2014 / 09 / 10
- 4.8亿债权逾期 京投银泰受困宁波东钱湖项目2014 / 09 / 18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