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之父”徐光宪:走自己的创新之路
2015-04-29 16:44
· 来源:
· 作者:chinanews
· 责编:系统管理员
徐光宪;稀土;稀土之父;创新;徐光;美国 ;工程学院;研究方向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徐光宪因病医治无效,28日上午10时18分于北京逝世,享年95岁。被誉为“稀土之父”的徐光宪也是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稀土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辞世在教育界、科学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徐光宪1920年11月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祖籍浙江上虞,194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1947年赴美留学,1951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并当选为美国Phi Lamda Upsilon荣誉化学会会员和Sigma Xi荣誉科学会会员,科学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对祖国抱有一片赤子情怀的他毅然放弃在哥大任教的机会,克服美国为华人科学家设置的重重困难,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
归国后,徐光宪一直在北京大学化学系任教,指导了近百名博士生和硕士生。高等学校化学系毕业的学生几乎都熟悉他编著的《物质结构》。这本站在国际化学前沿的教材自1959年出版以来,已修订再版印刷了20余万册,还荣获了1988年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
教书育人的同时,徐光宪在科学研究上也走出了传奇的一生。因为祖国的需要,他连续四次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他最初的科研方向是量子化学,回国后开始转向研究配位化学,1960年,为适应国家原子能工业发展的需求,他将核燃料萃取化学作为自己新的研究方向,为打造北大技术物理系这一“核科学家的摇篮”作出了历史性贡献。1972年,为扭转我国稀土工业的落后状况,他的研究方向转向稀土分离方法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并成了这一研究的领军人物。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他和同事们一起创造了稀土世界的“中国传奇”,特别是他建立的具有普适性的串级萃取理论引导稀土分离技术的全面革新,使我国实现了从稀土“资源大国”到“生产大国”的飞跃,改变了世界稀土产业和市场格局,被国际稀土界惊呼为“中国冲击(China Impact)”。1978年,基础科学受到重视,他又重新开始最初选定的量子化学方向的科学研究,培养研究生,著书立说,不亦乐乎。
徐光宪有一句名言:“我们做科研的有一个信念,就是立足于基础研究,着眼于国家目标,不跟外国人跑,走自己的创新之路。”这句话也被写进北京大学发布的讣告中,在悲痛中鼓励着科学人继续前行。据悉,为沉痛悼念徐光宪,北大在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A区104多功能厅设立灵堂,自4月30日至5月5日接受吊唁,徐光宪的遗体告别仪式定于5月6日8时30分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徐光宪1920年11月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祖籍浙江上虞,194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1947年赴美留学,1951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并当选为美国Phi Lamda Upsilon荣誉化学会会员和Sigma Xi荣誉科学会会员,科学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对祖国抱有一片赤子情怀的他毅然放弃在哥大任教的机会,克服美国为华人科学家设置的重重困难,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
归国后,徐光宪一直在北京大学化学系任教,指导了近百名博士生和硕士生。高等学校化学系毕业的学生几乎都熟悉他编著的《物质结构》。这本站在国际化学前沿的教材自1959年出版以来,已修订再版印刷了20余万册,还荣获了1988年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
教书育人的同时,徐光宪在科学研究上也走出了传奇的一生。因为祖国的需要,他连续四次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他最初的科研方向是量子化学,回国后开始转向研究配位化学,1960年,为适应国家原子能工业发展的需求,他将核燃料萃取化学作为自己新的研究方向,为打造北大技术物理系这一“核科学家的摇篮”作出了历史性贡献。1972年,为扭转我国稀土工业的落后状况,他的研究方向转向稀土分离方法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并成了这一研究的领军人物。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他和同事们一起创造了稀土世界的“中国传奇”,特别是他建立的具有普适性的串级萃取理论引导稀土分离技术的全面革新,使我国实现了从稀土“资源大国”到“生产大国”的飞跃,改变了世界稀土产业和市场格局,被国际稀土界惊呼为“中国冲击(China Impact)”。1978年,基础科学受到重视,他又重新开始最初选定的量子化学方向的科学研究,培养研究生,著书立说,不亦乐乎。
徐光宪有一句名言:“我们做科研的有一个信念,就是立足于基础研究,着眼于国家目标,不跟外国人跑,走自己的创新之路。”这句话也被写进北京大学发布的讣告中,在悲痛中鼓励着科学人继续前行。据悉,为沉痛悼念徐光宪,北大在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A区104多功能厅设立灵堂,自4月30日至5月5日接受吊唁,徐光宪的遗体告别仪式定于5月6日8时30分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院士逝世 享年95岁2015 / 04 / 29
- “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院士逝世2015 / 04 / 29
- “稀土之父”徐光宪2013 / 06 / 14
- 关于探查海底稀土,日本有了新办法2019 / 11 / 21
- 推动稀土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2019 / 05 / 29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