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控两融:证监会官微辟谣后又删微博
2015-05-08 02:27
· 来源:
· 作者:robot
· 责编:系统管理员
证监会;严控;辟谣;证券公司;券商;证券;融资;杠杆
图表
新京报讯(记者金彧)在股市一片哀号之际,5月6日晚间一则“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在上海会议上要求严控两融”再为股市添新愁。不过,5月7日早间9时许,证监会在官方微博发布辟谣通知称,“此为虚假不实消息,不是证监会对证券公司提出的管理要求”,但该条微博不久被删除。
股市连跌两天后,5月6日晚间一则“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在上海会议上要求严控两融”的消息为股市再添压力。
市场传闻称证张育军5月6日下午针对严控两融讲话,并传出,单一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余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前一月末净资本的4倍,已超过前述要求的证券公司,不得向客户新增融出资金和证券。
5月7日早间9时许,证监会在官方微博发布辟谣通知称,据了解,当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在上海组织部分证券公司召开股权质押融资业务座谈会与流动性风险管理座谈会。会上,部分专家提出了一些相关研究建议,供证券公司加强内部风控、强化流动性风险管理时参考,不是证监会对证券公司提出的管理要求。
不过,记者9点15再浏览该微博时,发现该微博已删除。截至记者发稿时,并未获得证监会关于此事的回应。
尽管有证监会辟谣,但市场延续了前两日的跌势,昨日沪指再大跌百余点,跌幅高达2.77%,逼近4100点。
据悉,目前券商针对两融的门槛固定在50万元保证金账户,且杠杆率在下降,远低于去年的两三倍杠杆率。
昨日,一位向券商申请融资业务的投资者对新京报记者表示,4月中旬他便向其开户的国金证券 申请两融业务,由于当时行情十分火爆,加之国金证券自身资金规模稍小,他的融资业务一直没有获批。不过,就在5月7日,国金证券批准了他的融资业务申请,但杠杆率为0.8倍。
两融窗口指导:市场闻之色变
2014年11月底启动的快牛行情,融资融券撬动本轮A股疯牛行情的言论不绝于耳,并在12月份的时候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当时,有媒体报道证监会着手检查券商两融业务,对券商融资业务进行了窗口指导,要求调整比例,控制风险等。
对此,2014年12月12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证监会未对证券公司融资类业务进行窗口指导。不过,邓舸称,证监会将启动第四季度现场检查工作,对部分证券公司的融资类业务进行检查。
2015年1月16日,证监会通报2014年第四季度证券公司融资类业务现场检查情况。包括中信证券 、海通证券 、国泰君安 等12家券商公司存在两融违规行为。不过,证监会强调,目前,证券公司融资融券等融资类业务总体运行平稳,风险相对可控。
1月19日,沪指暴跌7.7%,创7年来最大单日跌幅。当日,有分析认为证监会有意为A股降温,意在打压股市。1月19日晚间,证监会紧急回应称:“被市场解读为监管部门联合打压股市,这与事实不符。”
自此,市场闻“证监会查两融”而色变。
1月28日,针对市场传言证监会将再次启动融资融券检查一事,证监会当日晚间表示,1月16日证监会曾向市场通报对45家券商融资类业务现场检查情况。根据整体安排,近期将对剩余46家公司融资类业务开展现场检查。这属日常监管工作,不宜过分解读。当日,沪指下跌1.41%,逼近3300点。
多家券商两融接力去杠杆
新京报讯(记者李蕾)截至5月6日,融资融券余额接近1.9万亿,同时,市场上关于监管机构严控两融的传闻此起彼伏。在此背景下,券商进入降杠杆的接力赛,申万宏源5月7日公告称,下调多只可抵充保证金证券折算率以及上调保证金比例,而此前,已有包括中信证券在内的多家券商发布了降杠杆的公告。
申万宏源5月7日公告称,下调包括皖江物流、紫金矿业 、长电科技 等多只可抵充保证金证券折算率以及上调保证金比例,其中,将皖江物流两融折算率归零。事实上,在此之前,券商已经开始一轮降杠杆的接力赛。
4月27日,中信证券公告大范围调整两融业务可抵充保证金证券,将其中658只两融折算率归零,调升1698家,调降1032家。针对前期涨幅巨大的股票折算率“清零”,据媒体报道,中信证券方面表示,这类股票由于涨幅较大,出现回调后不排除可能跌停,一旦跌停,客户融资盘将无法清仓,给券商带来损失。调低担保折算率相当于给客户降低杠杆来控制风险。
随后,包括招商证券 、华泰证券 、广发证券 、海通证券等券商纷纷跟进调低可充抵保证金证券折算率。
在券商纷纷降杠杆的同时,市场上关于监管层将严控两融的消息甚嚣尘上。据媒体报道,证金公司建议控制两融业务规模,并将证券公司净资本与两融规模挂钩。单一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余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前一月末净资本的4倍。同时,建议细化融资融券担保股票的折算率管理。
对此,华泰证券首席分析师罗毅表示,消息即便属实,对券商股实际冲击也不大。一季度证券行业净资本7735亿元,如果按新要求两融规模不超过净资本4倍,静态预估两融规模上限为3.09万亿元。当前券商资金紧缺,两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4倍上限短期约束效应不大。、
昨日相关报道:
证监会否认张育军要求严控两融
证监会官方微博5月7日发布消息称,5月6日晚间网上传言“证监会张育军主席助理在上海会议要求严控两融”,此为虚假不实消息。
市场风传证监会重大监管 参会人士昨晚紧急澄清
华泰证券辟谣 证监会要求券商两融余额不得超公司前一月末净资本4倍
参会人士昨晚澄清称,此说法为专家建议
昨天傍晚有媒体报道,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在上海的一个会议上表示,应审慎合理确定融资类业务规模总量,控制融资融券业务规模,将证券公司净资本与融资融券规模挂钩。他表示,单一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余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前一月末净资本的4倍。已超过前述要求的证券公司,不得向客户新增融出资金和证券。
对此,昨日晚间华泰证券辟谣说:1、媒体发的张育军的讲话其实不是他讲的,是一个专家的建议。2、 这不是张育军的要求,是专家的建议,应该不做硬性要求,供券商自主确定风控措施参考。
数据显示:最新两融余额1.87万亿。而目前证券业净资产总规模为1.02万亿,净资本总规模为7700亿元,理论两融规模上限为2.3万亿。中航证券徐文俊认为,若按照张育军所给的4倍净资本要求来算,那么两融规模上限为3.08万亿,两融规模仍有1.2万亿的增长空间,并且大于前值2.3万亿的理论上限。若消息属实,当属利好。(今日早报)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百金化工IPO材料已获接收 去年归母净利润1.89亿元2019 / 04 / 23
- 最近3年内存在环保方面违法违规不得IPO2016 / 07 / 04
- 调教慢牛不容易 证监会出没请注意!2015 / 05 / 07
- 中核电力IPO“一步之遥” 证监会要求“对标”中广核2015 / 05 / 06
- “大智慧”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2015 / 05 / 02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