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重庆信托人均利润 2615万之谜:隐匿的自营发动机
2015-05-08 07:30
· 来源:
· 作者:zhangfj
· 责编:系统管理员
信托;重庆;发动机;净利润;隐匿;业务收入;排名;信托公司
21信托研究院研究员冀欣/文
2615万,刚刚出炉的重庆信托年报中人均净利润数据再次令四座哗然。
作为考察经营能力另一个维度的人均净利润指标,能够某种程度反映出一家公司的回报高效性,但人均净利润高企,也并非可完全作为对其信托业务人均创收能力的判断依据,因为考虑到不同业务运作的模式和资源占用差异,对于一家自营业务贡献较大的公司而言,其人均利润数据高企则有着合理的个中逻辑依据。
而在今年年报数据披露中,人均净利润超过千万级别的重庆信托与江苏信托,自营业务的高贡献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其该项指标飘红背后的重要“发动机”。
自营“发动机”
21信托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信托业人均净利润的行业平均水平为415.29亿元。68家信托公司中人均净利润排名前两位的公司分别是重庆信托2615.10万元以及江苏信托1458.55万元,遥遥领先于同业。
随后排名座次即为华信信托965.75万元,中诚信托915.89万元及西藏信托910.16万元。
而如若对其财务报表仔细研究细项即可循迹其中部分原因,21信托研究院观察结果显示,重庆信托及江苏信托在业务结构上有着一项较高的共性,即自营业务收入占比明显靠前。
众所周知,信托公司的收入实际来源于两部分,一是信托业务,二是自营业务。
从行业整体情况来看,自营业务收入部分从数额来看近年来普遍有较大幅度增长,但就占比而言,一直处于比较明显的下行通道,突出信托业务主业早已被视为行业主趋势。
但是,尽管均以信托业务为主营定位,但仍有部分公司,基于个体的运营特点和历史原因,现阶段其自营业务依旧在收入中占据较大比例,甚至贡献了收入的绝大部分。
而在信托公司的财务报表中,自营业务收入的数据通常不会直接披露,观察窗口来自于会计报表附注中的“公司当年收入结构表”,辅之以行业整体利润来源模式考量。
“收入合计”减去“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再减去“其他业务收入中计入信托业务收入部分”即为“自营业务收入”。
拿重庆信托来说,其2014年净利润以24.32亿元位列全行业第二位,但并不能完全以此对其信托业务水平及盈利能力等下结论,原因在于,重庆信托的收入结构中,自营业务部分占据了不小的比例。其2014年收入合计35.53亿元,刨除反映信托业务收入的指标“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8.84亿元及其他,自营业务收入占比近半。其自营资产前三名的长期股权投资均为金融业,为重庆三峡银行,投资损益4.60亿元;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投资损益1.44亿元,除此之外,为信托业保障基金公司,暂未生成投资损益。前三名的自营贷款为中房集团瑞安房地产 开发有限公司、北京星宝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及海南珠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信托的情况与重庆信托类似,2014年收入合计13.93亿元,其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34.05%,可见自营部分收入明显占比较高。
自营长期股权投资为江苏信托带来较高收益的包括江苏银行,投资收益7.61亿元;江苏国信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投资收益1989.64万元;江苏民丰农村商业银行,投资收益1853.93万元。
而往年在整个信托行业中自营业务收入占比靠前的公司还包括中泰信托、中海信托等。
“人海战术”
除了某种程度上反映收入结构的不同,人均净利润指标也可某种程度上反映一家公司的用人策略,而观察已披露67家信托公司年报还可知,整个行业员工数量也呈现非常明显的两极分化。
西藏信托近年来人均净利润指标持续提升,2012年为389.19万元,排名26;2013年为558.04万元,排名第11;2014年则为910.16万元跻身前五。
而其净利润数据2012年为8562.15万元,排名64;2013年为1.60亿元,排名63;2014年为3.73亿元,排名48。
其人均净利润指标排名跃进与其净利润水平在去年133.61%的高增速密切相关,而其绝对值相对排名靠前则与其公司较小的人员规模相关,全公司人数仅50人左右。
相比而言,对于人均净利润指标,亦有几家信托公司排名靠后,包括金谷信托55万元、浙金信托69.55万元,长城信托77.71万元,而新华信托则以15.81万元,远远落后排名居末。
值得一提的是,净利润排名全行业第三位,2014年实现净利润24.13亿元的中融信托,在人均利润指标上排名倒数,仅为136.57万元,原因即为其“人海战术”下庞大的员工团队,2014年已达到1820人,为全行业平均员工人数最多的信托公司,人均净利润指标因此被摊薄,而同样员工人数众多的平安信托和新华信托也存在类似情况。
2615万,刚刚出炉的重庆信托年报中人均净利润数据再次令四座哗然。
作为考察经营能力另一个维度的人均净利润指标,能够某种程度反映出一家公司的回报高效性,但人均净利润高企,也并非可完全作为对其信托业务人均创收能力的判断依据,因为考虑到不同业务运作的模式和资源占用差异,对于一家自营业务贡献较大的公司而言,其人均利润数据高企则有着合理的个中逻辑依据。
而在今年年报数据披露中,人均净利润超过千万级别的重庆信托与江苏信托,自营业务的高贡献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其该项指标飘红背后的重要“发动机”。
自营“发动机”
21信托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信托业人均净利润的行业平均水平为415.29亿元。68家信托公司中人均净利润排名前两位的公司分别是重庆信托2615.10万元以及江苏信托1458.55万元,遥遥领先于同业。
随后排名座次即为华信信托965.75万元,中诚信托915.89万元及西藏信托910.16万元。
而如若对其财务报表仔细研究细项即可循迹其中部分原因,21信托研究院观察结果显示,重庆信托及江苏信托在业务结构上有着一项较高的共性,即自营业务收入占比明显靠前。
众所周知,信托公司的收入实际来源于两部分,一是信托业务,二是自营业务。
从行业整体情况来看,自营业务收入部分从数额来看近年来普遍有较大幅度增长,但就占比而言,一直处于比较明显的下行通道,突出信托业务主业早已被视为行业主趋势。
但是,尽管均以信托业务为主营定位,但仍有部分公司,基于个体的运营特点和历史原因,现阶段其自营业务依旧在收入中占据较大比例,甚至贡献了收入的绝大部分。
而在信托公司的财务报表中,自营业务收入的数据通常不会直接披露,观察窗口来自于会计报表附注中的“公司当年收入结构表”,辅之以行业整体利润来源模式考量。
“收入合计”减去“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再减去“其他业务收入中计入信托业务收入部分”即为“自营业务收入”。
拿重庆信托来说,其2014年净利润以24.32亿元位列全行业第二位,但并不能完全以此对其信托业务水平及盈利能力等下结论,原因在于,重庆信托的收入结构中,自营业务部分占据了不小的比例。其2014年收入合计35.53亿元,刨除反映信托业务收入的指标“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8.84亿元及其他,自营业务收入占比近半。其自营资产前三名的长期股权投资均为金融业,为重庆三峡银行,投资损益4.60亿元;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投资损益1.44亿元,除此之外,为信托业保障基金公司,暂未生成投资损益。前三名的自营贷款为中房集团瑞安房地产 开发有限公司、北京星宝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及海南珠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信托的情况与重庆信托类似,2014年收入合计13.93亿元,其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34.05%,可见自营部分收入明显占比较高。
自营长期股权投资为江苏信托带来较高收益的包括江苏银行,投资收益7.61亿元;江苏国信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投资收益1989.64万元;江苏民丰农村商业银行,投资收益1853.93万元。
而往年在整个信托行业中自营业务收入占比靠前的公司还包括中泰信托、中海信托等。
“人海战术”
除了某种程度上反映收入结构的不同,人均净利润指标也可某种程度上反映一家公司的用人策略,而观察已披露67家信托公司年报还可知,整个行业员工数量也呈现非常明显的两极分化。
西藏信托近年来人均净利润指标持续提升,2012年为389.19万元,排名26;2013年为558.04万元,排名第11;2014年则为910.16万元跻身前五。
而其净利润数据2012年为8562.15万元,排名64;2013年为1.60亿元,排名63;2014年为3.73亿元,排名48。
其人均净利润指标排名跃进与其净利润水平在去年133.61%的高增速密切相关,而其绝对值相对排名靠前则与其公司较小的人员规模相关,全公司人数仅50人左右。
相比而言,对于人均净利润指标,亦有几家信托公司排名靠后,包括金谷信托55万元、浙金信托69.55万元,长城信托77.71万元,而新华信托则以15.81万元,远远落后排名居末。
值得一提的是,净利润排名全行业第三位,2014年实现净利润24.13亿元的中融信托,在人均利润指标上排名倒数,仅为136.57万元,原因即为其“人海战术”下庞大的员工团队,2014年已达到1820人,为全行业平均员工人数最多的信托公司,人均净利润指标因此被摊薄,而同样员工人数众多的平安信托和新华信托也存在类似情况。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五矿家族信托:创新财富机制 提升财富管理模式2020 / 03 / 23
- 国家电投148亿资产注入东方能源 旗下百瑞信托或成第九家曲线上市信托2019 / 04 / 10
- 大部分银行退出伞形信托 监管部门出于风险考量2015 / 04 / 30
- 爱建信托2000万自有资金布局互联网金融2015 / 04 / 10
- 收益挂钩价格 信托尝鲜畜牧业“指数”2015 / 03 / 31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