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历史栏目>相关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向产业化迈进
2014-12-12 14:51  · 来源:中国科学报  · 作者:陈欢欢  · 责编:系统管理员

  12月3日,2014中国毕节清洁能源低碳城镇发展暨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专题研讨会在贵州省毕节市举行。会上,由澳能(毕节)工业园与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联合推出的中国首个1.5兆瓦压缩空气储能—多能分布式微网示范项目同时启动,这也标志着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向产业化又迈进了一步。

  国务院参事吴宗鑫指出,我国是能源大国,也是能耗大国,能耗强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是发达国家的3~4倍,因此必须进行能源转型,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巨大。储能技术是支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的关键技术,而压缩空气储能作为一种大规模储能技术尤为重要,澳能工业园与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联合进行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而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作为目前除抽水蓄能外,容量最大、技术最成熟的一种储能技术备受业界关注。尤其是2013年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5兆瓦级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比传统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效率高10%以上,是我国在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为电网级的储能应用开辟了发展空间。

  会上,专家一致认同,储能产业即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据悉,截至2013年底,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拥有的压缩空气储能相关专利位列全球科研机构第一名,已成为该领域名副其实的领头羊。技术方面,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海生指出,储能是工业革命和能源变革的必然产物。

  市场应用上,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张建华表示,停滞十年的电力改革已经拉开帷幕,“放开两头、监管中间”、构建电力交易市场是电力改革的最终方向,而公平的区域电力交易将为包括压缩空气在内的储能技术带来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商机。

  内蒙古电力公司副总工程师岳建华也提出,事实上,区域电网企业已经开始布局储能项目,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规划了7个不同规模的集群式微网示范系统,预计2015年配套储能规模达到1万千瓦,2017年达到2万千瓦。

  不过,目前阻碍储能产业发展的瓶颈还是政策。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俞振华认为,目前我国能源政策还比较粗犷,缺失能够体现储能价值的电价政策和金融补偿政策,推行储能在区域能源系统中的应用,实行区域先行、政策示范。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