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俄乌危机,与俄罗斯走到“水火不容”地步的西方国家,越来越让大众抓不住头绪。按理说,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号召”下,欧盟和美国应该“拧成一股绳”,继续对俄展开疯狂而严厉的制裁,但欧盟却“留了一手”,一边继续回应美国的“制俄”行为,一边为俄罗斯的投资活动“大开绿灯”。业内不禁要问:您是真制裁,还是“耍花枪”?
德国经济部日前批准了俄投资公司L1 Energy收购莱茵集团(RWE)上游油气部门DEA,这笔3月开始的收购案同时获得了欧盟反垄断机构的许可,俄罗斯企业将获得190个位于欧洲、中东和北非的油气开发许可证。那边厢,挪威政府高喊对俄制裁,但挪威国油(Statoil)却成为继埃克森美孚之后第二个助力俄油(Rosneft)北极勘探的公司,将在巴伦支海挪威大陆架内钻一口油井。显然,在这场制裁拉锯战中被推至舆论顶峰的俄油,并非完全被动,而是得失兼备。
得:收购油服公司股份进行中
西方对俄实施的制裁中,专门针对俄油长期融资能力和非常规油气技术做出了明确限制,包括禁止向俄出口关键深海钻井、北冰洋石油勘探和页岩钻井设备等。然而,这未能阻止俄油与油服供应商合作。
据《华尔街日报》8月22日报道,俄油与北大西洋钻井公司(North Atlantic Drilling,NADL)达成一致,将收购后者30%股份,旨在深入与油服技术供应商的关系,为其北极钻探活动增添助力,这也是就西方限制对俄出口技术严厉制裁的明确反击。
在纽交所上市的NADL是全球市值最大海上钻井公司Seadrill的子公司,其大部分活动都在挪威和英国,被称为“海上恶劣环境下的钻井公司”,主要为油气开采商提供钻井平台、设备以及其它服务,尤其是在容易遇到极端天气的北海海域。
根据协议,俄油将收购NADL 30%的股份,每股价格约9.25美元;作为交换,NADL将获得俄油大量现金和150台陆上钻机。NADL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交易完成后,俄油将获得两个NADL董事会成员的席位,而Seadrill仍将继续持有NADL超过50%的股份。NADL目前市值约22.5亿美元,预计这笔交易第四季度结束。
《金融时报》指出,这笔交易进一步凸现出西方制裁未能对俄油的投资交易起到震慑作用。
事实上,NADL和俄油合作早有迹可寻。5月,双方开始草拟合作协议;7月,俄油同意将6个海上钻井平台租赁给NADL,时间至2022年,租赁金约42.5亿美元;8月,俄油和埃克森美孚合作开发的北极喀拉海Universitetskaya-1项目开始使用NADL的“西阿尔法”(West Alpha)钻台。
早前,俄油曾明确表示,今夏在喀拉海的勘探任务十分重要,俄出口收入约60%来自石油,地缘政治影响力也有赖于此,而石油重镇西西伯利亚的陆上油田在走下坡路,因此北极勘探活动被赋予了更深的意义。
俄油此时收购NADL的股份,无疑是如虎添翼,尤其是在陆上油气产量日渐下滑的境况下,深入北极的心情越发迫不及待,但没有西方的勘探技术,这些难以实现。
目前尚不清楚,这笔股份收购交易能否顺利完成,美欧审查机构正逐步加大对俄油所在交易的审核力度,制裁措施主要针对俄油海外筹资和合资活动。不过,美国财政部难得发声,称不会就具体事件做出评论,但如果有感兴趣的业务,公司可以在财政部下属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fice of Foreign Assets Control)的指导下,与接受制裁的公司进行交易。
美财政部的这番解释被业内解读为“变相的妥协”。对此,NADL首席执行官阿尔夫·拉格纳·勒夫达尔(Alf Ragnar Lovdal)接受挪威商业新闻网E24采访时表示:“制裁不能影响我们获得俄油的陆上钻机,我们已经建立机制确保这笔交易不被破坏。”
俄油总裁谢钦一如既往的淡定,表示:“我们同NADL、Seadrill将创造一个独特的国际合作关系,这将确保俄油的长期钻探计划。”勒夫达尔回应称:“我们期待这笔重要交易能够顺利完成,并十分欢迎俄油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Seadrill首席财务官Rune Magnus Lundetrae则告诉挪威《经济日报》,公司仍然会继续评估制裁对这笔交易的影响。
分析师指出,西方限制技术出口俄罗斯的当下,仍然有人愿意“突破重围”与俄合作,更为俄油增添了底气。这和Seadrill创始人、挪威船王约翰·弗雷德里克森有直接关系,现年70岁的弗雷德里克森主要通过海运和油服等产业积累财富,他可不在乎制裁不制裁,只要在不触碰法律的前提下创造财富,他明确表示,与俄油合作可以获得后者的陆上钻探船队,伴随而来的是长达5年的调用合同,“有生意谁不做”。
失:与维多20亿美元交易“流产”
不过有得必有失,俄油一边欢欢喜喜地与油服公司谈合作,另一边却为失去一笔高达20亿美元的交易而暗自垂泪。
彭博社8月21日消息称,俄油与全球最大石油贸易商维多(Vitol)的一笔20亿美元的交易被迫“流产”。3月,维多和俄油商讨原油供应一事,随后花了5个月时间向美国和欧洲的银行寻求贷款,希望获得20亿美元用以支付俄油的预付款,以获得未来5年俄油提供的石油精炼产品。但随着7月西方制裁的加剧,维多的融资计划失败,与俄油的生意随之泡汤。
《华尔街日报》指出,这是西方制裁对俄罗斯能源和经济领域带来负面影响的最新迹象。《金融时报》认为,即便维多的交易伙伴并非美欧制裁的对象,银行业也会心有余悸,担心被视为俄罗斯企业的帮手而选择“绕道而行”。
全球最大大宗商品交易商嘉能可超达(Glencore Xstrata)日前透露,其与俄油数十亿美元的融资协议并未受到影响。但这并不能证明维多融资失败是个例,应该当成信号看待。事实上,过去两年,预付款协议已成为俄油的主要融资方式。
另外,谢钦已经于日前向俄政府寻求416亿美元的援助,旨在抵抗西方制裁影响。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俄油的净债务接近1.5万亿卢布(1卢布约合0.02767美元),其中1.1万亿卢布需要在明年底前偿付。
显然,俄罗斯最大国有能源企业的融资危机,凸显出了俄罗斯资本外流的严重性,对该国经济发展和产业成长有弊无利。不管如何,眼下的俄油犹如在“刀尖上行走”,但好歹有俄政府这个后台,面对西方“政治意味大于经济”的制裁,也只能迎难而上,也许只有待俄政府的“食品反制裁”手段出成效,才有望再见曙光。

- 美国或结束对伊朗石油进口的制裁豁免,国际油价创近五个月新高2019 / 04 / 23
- 美国扩大对伊朗能源制裁名单2018 / 11 / 05
- 美国对伊松口令原油市场生变2018 / 10 / 15
- 美有意“宽限”部分伊朗石油购买国2018 / 07 / 18
- 伊朗石油或年内涌入市场 制裁有望在年底前解除2015 / 04 / 08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