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煤炭市场呈现供大于求态势,煤炭运输呈现宽松化。但是,能源需求近期饱和,远期紧缺的形势并未改变。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刺激内需效果逐渐显现,电力和煤炭需求将稳步增加,对北方发煤港口的运输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环渤海港口:曹妃甸、京唐、天津等港口纷纷扩建新的煤码头,提高运煤能力,增强港口综合竞争实力。
尽管国内煤炭价格一降再降,但国际煤价依然具有优势。截至8月初,澳大利亚和印尼煤炭到岸价仍比北方港口下水煤便宜10元/吨左右,仍具有一定吸引力,价格继续走低的外贸煤炭仍在持续进入沿海市场。国内动力煤市场方面,由于消费终端需求不足,沿海电厂场存偏高,煤炭买卖和拉运基本以大客户的刚性需求为主,市场煤采购积极性不高。而全国水电、风电出力的增加,也进一步抵消煤炭需求量。预计电煤需求偏弱的局面难有改观,而随着大秦线进一步扩能增量,煤炭供应转向充足,市场供大于求格局难以改变,后续国内动力煤市场仍不乐观。
为从根本上解决煤尘污染问题,秦皇岛港三公司已经停止中转煤炭,使秦皇岛港减少了50万吨煤炭堆存能力和每年500万吨运输能力。而随着西港东迁工程的不断推进,预计到2020年之前,秦皇岛港二公司也将退出现役,煤一、二期码头将被关停、拆除,每年将减少170万吨堆存能力和3800万吨的运输能力,秦港将其改造为杂货码头和临港产业园区。因此,展望未来,秦皇岛港的运煤能力不会再增加了,没有新增煤码头的规划。预计7年后,秦皇岛港煤炭设计能力将由2.5亿吨降至2亿吨。
与煤炭运输份额日益萎缩的秦皇岛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周边港口却在不断加快建设,周边港口在省市政府和相关企业的支持和帮助下,正在加快扩能建设,运煤能力将快速提高。尤其环渤海其他煤码头:天津港、黄骅港、唐山港三大港口全力扩能增量,运输能力呈逐年增加态势。天津港方面,天津港煤炭码头目前运行总能力为8500万吨,去年发运煤炭7390万吨,煤种主要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和神华煤炭。天津老港运营的7-10号共4个泊位,年设计吞吐能力4000万吨;神华天津港一期工程拥有1个15万吨级泊位和2个7万吨级泊位,设计能力达3500万吨,在新增一条卸车线后,总通过能力达到4500万吨。由于受铁路运力制约,汽运一直承担港口调入煤炭40%的运量;受城市环保影响,天津港的实际中转能力受到限制。去年5月份,天津港南疆港区神华煤炭码头二期工程获批,已经开工建设,年煤炭吞吐能力3500万吨,二期码头工程和一期相连,与黄万铁路相衔接,可以为不断增长的神华煤炭提供可靠的下水保障,预计2014年年底建成投产。届时,天津港煤炭运输能力将达到1.2亿吨。
黄骅港为神华集团自有煤码头,神华去年完成商品煤销售4.64亿吨,依靠神华集团矿路港航电一条龙经营,煤炭销售和运输的势头看好;虽然去年市场总体需求不畅,但作为神华集团自产资源的下水主通道和神华长协电煤的首选港口,吞吐量不仅未受影响,同比还有增量。黄骅港一、二期工程设计能力合计8000万吨,2011年年初,新投产扩容完善工程后,黄骅港年卸车能力已经达到1.1亿吨,年装船能力达到1亿吨/年。去年,黄骅港完成煤炭吞吐量1.02亿吨,同比增长600万吨。黄骅港煤三期工程刚于去年下半年进行了重载试车,主要建设4个5万吨级煤炭装船泊位,设计运输能力5000万吨。至此,黄骅港煤炭港区的年装船能力已经达到1.5亿吨。此外,黄骅港已经开工、建设煤四期工程,设计煤炭装船能力仍为5000万吨,包括配套完善4个5万吨级码头泊位,还配套建设24座储煤筒仓、3条露天堆场以及翻车机房等设施,预计2014年底完工投产,2015年形成生产能力。届时,黄骅港总体煤炭运输能力将达到2亿吨。继秦皇岛港外,又一个两亿吨运煤大港就要诞生。
唐山港既是3.5亿吨级煤炭码头的建设地,也是第三通道(蒙冀线)的出海口,其发展前景远大。现有的煤码头有:京唐老港、国投京唐港、投产四年多的曹妃甸港煤一期起步工程(国投项目),以及去年9月份刚刚投产的曹妃甸港煤一期续建工程(国投项目)。目前,到达曹妃甸港煤炭资源主要以内蒙中小户发煤矿站为主,其次为山西朔州等地,主要为大秦铁路迁曹支线分流的货源,中转下水;未来,曹妃甸港将成为“煤运第三通道”蒙冀线的出海口,煤炭品种更加齐全。曹妃甸港煤码头一期起步工程设计能力5000万吨,今年完成煤炭吞吐量将达到5500万吨;煤码头一期续建工程设计能力5000万吨,已于去年9月份投产运行,今年预计完成煤炭吞吐量2000万吨。曹妃甸港煤二期工程(隶属河北港口集团旗下)建设已经接近尾声,设计年吞吐能力5000万吨,预计今年11月份竣工投产。此外,曹妃甸港华能、华电项目各一个5000万吨级的煤码头也已经开始动工,后续煤码头如:内蒙古自治区、北京铁路局各一个5000万吨煤码头也在审批阶段,即将开工建设。环渤海其他港口加快发展、增加运量,发运能力不断提高。预计3-5年后,天津、黄骅、曹妃甸等港煤炭运输能力将接近或超过2亿吨,而秦皇岛港作为2亿吨的煤炭输出港不但没有新增能力,反而减少了运输能力,其干散货业务的领先地位受到动摇,煤运第一大港受到威胁。
自今年6月份开始,秦皇岛港三公司停产,不再运输煤炭。关停西港区煤炭运输业务后,秦皇岛将在西起秦皇岛港煤五期、东至沙河口1.7公里的海岸线,集中建设以杂货、集装箱为主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港区,承接西港区运输业务转移。而7年后,秦皇岛港二公司也面临着停产,秦港整体煤炭运输能力还将下降。作为秦皇岛港的上级主管部门:河北港口集团不等不靠,积极开展跨地域发展;在秦皇岛港煤炭运输能力减少,发展空间缩小、前景并不乐观的情况下,未来将在秦皇岛港2亿吨煤炭运输能力的基础上,采用投资、控股的方式,在临近的曹妃甸港和黄骅港加快煤码头建设,增加运输能力,提高河北港口集团的竞争实力。
今年以来,面临着国际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压力加大,能源供需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以及沿海港口竞争日趋激烈等外部环境,河北港口集团内部货类结构尚需完善,煤炭运输市场竞争能力尚需提高。在曹妃甸港,河北港口集团将继续大力发展矿石、煤炭等运输业务,在已经建成投产的6个矿石码头和即将投产的一个5000万吨级煤码头基础上,控股再建设一个5000万吨级煤码头;此外,拟使用曹妃甸港池岛西侧岸线建设煤炭码头及配套堆场、道路等辅助建筑设施。争取用3-5年时间,再建2个5000万吨级煤炭码头,使河北港口集团在曹妃甸港的煤码头运输能力将达到2亿吨。除此之外,还将在黄骅港建设一个5000万吨级煤码头,通过保持秦皇岛港运输能力以及加快曹妃甸港、黄骅港的建设,5年后,河北港口集团将新增2.5亿吨的煤码头,使其煤炭运输能力达到4.5亿吨。这将为加快北煤南运,保障华东、华南地区用煤需求,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11月中国从纽卡斯尔港煤炭进口量环比降28.5%2018 / 12 / 12
- 10月中国从纽卡斯尔港煤炭进口量创6个月新高2018 / 11 / 15
- 纽卡斯尔港装煤船数量创9周新高2016 / 11 / 16
- 华能曹妃甸5000万吨煤码头顺利交工2016 / 09 / 01
- 北方港口煤炭运力明显过剩2014 / 07 / 16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