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煤炭
煤矿井下一线为何更难留住年轻人
2018-09-12 10:39  · 来源:中国煤炭报  · 作者:陈君英  · 责编:张楠君

  近年来,随着煤炭去产能工作深入开展,一些煤矿陆续关闭,曾有人认为这将有助于缓解煤矿招工难题。但从现实情况看,即使大量矿井关闭,煤矿招工仍旧是个难题。

  以笔者所在的一家南方企业为例,这几年来煤矿应聘一线岗位的,多为40岁以上的中年人,18岁至30岁的年轻人很难招,有30多岁的年轻人就算很了不起了。原先,各矿在招工时严格限制年龄,一般都要求在18周岁至40周岁。现如今,招工年龄已放宽至45周岁,有些甚至招用四十七八岁的职工。尽管年龄限制一再放宽,一线岗位的空缺依旧难以补充到位。

  招工难在煤矿不是新问题,但为何这几年变得难上加难?

  首先,“下井危险艰苦”的观念根深蒂固。在福建能源集团永安煤业公司小华煤矿,曾有新招的年轻人在下井一天后,便辞职了。辞职的理由大同小异:井下一线基本都是体力活,加上福建煤矿赋存条件复杂,开采工艺落后,工作环境恶劣,实在难以忍受。尽管矿上在薪酬待遇、住房等方面,都向井下一线职工倾斜,但年轻人愿意来的还是少之又少。

  其次,除了“煤矿是高危行业,工作环境差”等传统观念影响外,更多的就业选择也成为年轻人“远离煤矿”的重要因素。新技术导致了一些传统谋生手段的衰亡,比如曾经风光的报刊亭、车票代售点等,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在我国,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和大量廉价劳动力的结合,使外卖、快递等行业风生水起,大大降低了低学历劳动者进入新兴行业的门槛。与此同时,新一代年轻人的平均受教育水平要高于父辈,即使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也不必像大字不识的父辈一样,只能在“三块石头夹一块肉”的井下挣血汗钱。

  “我们在工厂打工,虽然挣得可能不如井下多,但还可以兼职。”有些年轻打工者通过当摩的司机等兼职,一个月也能赚千余元,多则几千元。还有人通过在工厂打工,学到了专业技术,自己办起了作坊。

  “在工厂,我们能学到很多与社会接轨的技能,到井下一线,只懂挖煤,出来以后,能干啥?”一位曾在井下工作的年轻人说。事实上,随着煤炭去产能的推进,福建能源集团也在转型,生产矿井逐步减少。将来要干什么,能干什么?面对飞速发展变化的社会,年轻人的择业观也在变化。因此,尽管有较高的薪酬诱惑,基于职业歧视和发展前景的担忧,也使得年轻职工更加排斥入职煤矿一线。

  另外,在相对闭塞的工作环境中,文化隔阂也成为年轻人不愿意到煤矿工作的重要原因。“班组里都是与我父辈年龄相当的老人,我和他们没共同语言,上班除了说工作,开个玩笑都不懂,有什么意思呢?”一位年轻人坦言。

  当下,井下一线职工的平均年龄大都在40周岁以上,和“90后”甚至“00后”相比,无论从择业意识还是文化思想上,都存在较大差异。那些喝着“肥宅快乐水”、爱好“吃鸡”,没事喜欢玩自拍、刷弹幕的“90后”、“00后”年轻人,早已形成一套自娱自乐的话语体系。对于他们来说,和下班后习惯喝酒打牌睡大觉的老一辈矿工之间,不仅生活态度与就业观不同,连日常交流都有代沟。

  煤矿本就相对封闭,年轻人越来越少,加上受效益影响,招的女工逐年减少,让适龄男矿工找对象难上加难,这也成为年轻人排斥煤矿的另一因素。

  综合以上观点,笔者以为,煤矿需要给年轻职工搭建发展的舞台,构建和谐的矿区,以及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其能融入社会大环境的社交平台,让年轻职工能享受自己的成果,成就自我。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