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煤炭
寻溯煤炭行业改革开放40年
2019-01-03 10:13  · 来源:中国煤炭报  · 作者:陶冉  · 责编:张楠君

  40年让煤炭产业体系由落后走向现代化,让煤炭企业从零起步,面对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煤炭人和这个国家的所有人一样,经历着波动,吞咽着忐忑,也感受着欣喜

  一名“90后”用2个月的时间,足迹踏过七省,访寻跨越1000公里地域、跨越40年岁的前辈们,慢慢放下了测天之管、测海之蠡,煤炭行业40年发展历史在脑海中剥茧抽丝,逐渐清晰。

  在多名见证者的口中、在多份沉甸甸的历史材料中,从早期煤炭出口为外汇立功到如今控制出口以进口更优质的煤,从早期的煤矿建设完成计划性指令到如今的自主经营利用优势寻找外部市场,从早期广撒网、靠人情、“吆喝为主”的煤炭交易到如今公开透明的煤炭交易体系建立,从早期高产保供的煤炭生产到如今强调绿色安全高效集中的煤炭生产,煤炭行业正在寻找与自然、社会以及每一个煤炭人自身相和谐的路子。

  这诚然是一条美好的道路,改革与开放引进先进事物,让我国煤炭行业直面自身差距,跨越数十年技术与管理鸿沟走向世界。安太堡露天煤矿建矿之初采用上世纪80年代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使平朔矿区成为我国第一个露井联采的单一亿吨矿区。兖矿集团用综采放顶煤技术走进澳大利亚、走向国际市场,2017年实现盈利67亿元。

  这诚然也是一条艰难的道路,改革与开放带来的是新的矛盾与冲突,需要不断调整与完善。经历过改革开放初期的国人不理解、西方撤资,辉煌无限的安太堡矿区如今“不走转型之路就无路可走”。进入国际市场的兖矿集团,曾一度受到国外严格的法律法规、严格的环保要求的困扰。

  在采访过程中,受访者形容这些变化时最爱使用的形容词是“翻天覆地”,这是深刻而彻底的变化,是每个身处其中的煤炭人都能感受到的变化。

  中国矿业大学一位地质系老师在出国学习后,从美国传来了一封电子邮件,告诉时任该校外事处处长的李家骐,“子女已在这边读书,考虑家庭意见,决定不回国了”。十余年后,这位地质系老师在美国石油界站住了脚,带着美国团队回国交流合作,搭起中国石油界对外交往的桥梁。

  在致力于塌陷区治理的淮北矿业集团为矿工提供的环境优美的小区旁,由村民变成市民的煤矿工人告诉我,“不知未来怎样才能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就在这位矿工旁,另一位老矿工眯着双眼,乐呵呵地对我说,“还是新小区生活好,物业费不用交,出门就是大马路,去哪里都方便”。

  面对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煤炭人和这个国家的所有人一样,经历着波动,吞咽着忐忑,也感受着欣喜。

  高速公路上的风声从耳畔呼啸而过,40年可让煤炭产业体系由落后走向现代化,年产量由6.2亿吨增长到35.2亿吨;40年可让煤炭企业从零起步,历经波折收获满满;40年也可让一个人双鬓发白,抬头时窗外风景一片晴好。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