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榆林煤炭交易中心市场发布消息称,有13家煤矿停产,此外14家煤矿上调价格,幅度在5~20元/吨不等。业内人士指出,2018年煤炭贸易行业不温不火,除了有一些小的波动之外,全年情况比较平稳。在几轮的环保督查结束之后,2018年煤炭行业供给开始恢复相对高速的增加,需求微增,价格微降,全年的市场环境“淡季不淡,旺季不旺”。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理事长冯雨预计,受先进产能逐步投产、释放以及煤炭进口维持平稳等因素影响,2019年煤炭供应将进一步增加,需求下滑,供需形势将由紧平衡状态向阶段性宽松转变。
对中国煤炭行业来说,影响最大的因素已经不在行业本身,而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类环保政策,诸如停工限产,以及对煤炭消费的控制。可以说,煤炭消费总量的缩减,已经是大势所趋。
2018年,新增产能方面,国家积极倡导推进先进产能的有序释放,初步估算2018年煤炭先进产能释放在2.3亿吨左右,主要集中陕西、内蒙古和山西等地,其中以动力煤限产产能为主。
也是因此,2018年煤炭供应的总量出现了小幅度的上升。2018年上半年,因两会和持续数轮的环保、安全督查,煤炭产量增幅不大;2018年下半年,在不符合要求的煤矿整顿结束后,产能逐步释放,出现了相对高的月度增幅。业内人士指出,这几年,强调落后产能的淘汰和先进产能的恢复,基本上已经到了阶段性的节点,所以目前的增长基本都是先进产能的释放。
2016年,中国煤炭行业遭遇了史无前例的高压政策,276个工作日的限制,让当年的煤炭产量直接从年产近37亿吨断崖下跌至33亿吨,和国内37亿吨的年需求相比出现比较大的空缺。当年,煤炭价格出现飞涨,随着环保和安全的要求继续加压,尽管工作日的限制取消,2017年到2018年上半年期间,煤炭行业一直处于紧平衡的态势。
但是这种情况,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了变化。一方面,不符合环保和安全要求的落后产能已经在连续两年的检查中淘汰,再度因落后产能淘汰导致供应短缺的情况基本不可能。
另一方面,先进产能不断释放,陕西、内蒙古和山西等地在2018年底新增一批煤炭先进产能,共计超过3000万吨/年的产能,并在2019年初释放。
对于煤炭行业来说,最大的政策限制来自于环保政策,一方面是对生产活动本身的限制,而更重要则来自于对需求侧的限制。
随着清洁能源利用的进一步加强,天然气等替代能源对于煤炭的替代作用将会逐步显现,GDP的增长,对于煤炭的依赖将会越来越低。

- 内蒙古2019年关闭退出煤矿12处 产能400万吨/年2019 / 08 / 02
- 煤炭行业需实现科学转型和高质量发展2019 / 05 / 08
- 动力煤 2019年价格重心将下移2018 / 12 / 20
- 河北30处煤矿产能退出 化解煤炭过剩产能1401万吨2018 / 12 / 12
- 2018年甘肃关闭煤矿28处、产能538万吨完成任务2018 / 12 / 06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