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煤炭
专家声音:地热应该“热起来”
2019-03-15 09:50  · 来源:中国能源网  · 作者:彭扬  · 责编:刘澄谚

  中国能源网 | “地热是什么?通俗的讲我们可以把地球看作是一个庞大的热库,这种热量渗出地表,于是产生了地热。但是,地热目前的关注度还不够,不够‘热’!”3月11日晚,在2019年全国两会老杨会客厅夜话“打赢蓝天保卫战”专场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地热能中心指导委员会主任曹耀峰先用最平实的语言拉近地热与大家的联系。

 

  曹耀峰谈地热的突出贡献

  目前,我国地热直接利用居世界首位,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地热贡献了“十三五”非化石能源三分之一的增幅。曹耀峰介绍说,“十三五”规划中地热每年实现替代标准煤7000万吨,地热供暖替代的是供暖锅炉的燃煤和直燃的散煤所产生的污染物,对于大气污染治理的意义更加突出。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地热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地热协会原常务理事庞忠和对此表示认同,在他看来,我国地热利用基础很好,已经有相当的经验积累,也有成功的案例。现在的任务是把可以用的地热资源,从浅到深利用好,扩大样板战果,并且发扬光大可复制。“例如,华北地区是我们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恰恰就在这个地区,我们地热资源最丰富。解决北方冬季清洁供暖的问题,地热能够发挥的作用非常大。”

 

  在陈泽民看来,地热的应用面很广

  谈及地热的应用面,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农业产业商会名誉会长,郑州地美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泽民通过多年在世界各地的考察发现,地热可应用于农业,塑料大棚可以利用地热种植反季节蔬菜,农业也可以借助温泉等地热形式,与旅游业、观光业、健康产业联合,进行产业升级。“地热还可以作为清洁的采暖能源,地热发电也大有可为。”陈泽民说,1977年,我国第一座地热发电站——西藏羊八井地热发电站第一台机组投运,但是40年来,国内地热的发展尚未进入到大规模开发利用的程度。

 

  梁海军认为雄县模式的精髓在于做好四个统一

  近两年,全国在地热利用方面,涌现出了两个很有名的模式:雄县模式、瑞丽模式。中石化地热研究院副院长梁海军介绍说,雄县模式的关键在于做好了四个统一:统一规划,地热利用的规划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之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统一管理,地热管理涉及部门多,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管理,雄县成立了地热办,所有管理由地热办统一协调,所有章都在一个地方盖;统一标准,能源行业地热专业标准委员会在中石化研究院,把雄县的地热标准体系化,指导以后的开发;统一开发,整合零星开发企业,保证能源利用效率。

  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一直以来热心于推动地热能开发利用的专家学者,曾作为人大代表向国务院提出地热发展的提案。他表示,地热在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战役中要发挥应有的作用。“随着地热开发利用技术的成熟,地热也会像星星之火一样可以燎原。”国家行政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特色镇发展论坛秘书长薛红星表示,“地热作为绿色能源,是最具资源性和原生性、竞争性、价值性的可持续能源”。同时,地热的话语体系、学术体系以及传播体系未来必须构建中国方案、中国设计、中国模式。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