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煤炭
贵州煤矿智能化机械化升级改造“从全国跟跑到全国领跑”
2020-01-10 14:43  · 来源:贵州日报  · 作者:  · 责编:李慧颖

  日前,记者从贵州省能源局获悉,截至2019年11月30日,全省共有326处煤矿实施辅助系统智能化升级,129处煤矿实施综合机械化改造,22处煤矿实施采、掘工作面智能化升级。全省公告生产煤矿418处,采煤机械化率达到75.97%;累计178处煤矿实现生产系统智能化升级,建成10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

  预计到2019年12月31日,全省煤矿采煤机械化率达84.63%,辅助系统智能化覆盖率达86%,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12个。

  据悉,贵州在实施煤矿智能化机械化升级改造过程中,实现了“从全国跟跑到全国领跑”的跃升,在全国煤矿智能化机械化领域取得“六个第一”,即出台全国第一个煤矿智能化建设、验收标准、建立综合管理体系;建成全国第一个民营企业复杂地质条件下薄煤层智能化采面;全国第一个开展透明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工程性试验;全国第一个使用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智能远程控制掘锚支一体机;全国第一个煤矿智能化建设项目获煤炭行业最高奖项,共有10个煤矿智能化工程分别获得煤炭行业“太阳杯工程”奖和“优质工程”奖;建成西南第一个复杂地质条件下智能化采面。国家级标准——《煤矿智能化施工及验收标准》由贵州省领衔编制,贵州标准正上升为全国标准。

  大力推进煤矿智能化机械化升级改造,是切实贯彻落实能源行动新机制的实践,是实现煤炭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煤矿智能化机械化升级改造在保障全省煤炭生产供应和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初见成效。

  煤炭生产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2019年1-11月累计原煤产量11270.81万吨,通过大力实施煤矿机械化升级改造,有效提升了煤矿单井生产能力,产能利用率从2017年的47.70%上长升到84.31%,保障了原煤稳定生产;1-11月,电煤供应量5067万吨,火力电厂库存煤量始终保持800万吨左右,远高于300万吨存煤预警线,煤炭生产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有效缓解了长期困扰全省冬季电煤供需紧张的矛盾。

  煤矿减人增效示范效果明显。实施机械化智能化升级改造的煤矿,采煤工作面日产量平均提高1000吨左右,最高日产量达3200吨;按照“机械化减人,智能化换人”原则,已累计减少各类岗位人员4500余人,降低人工成本3.2亿元,减人增效效果明显,有效缓解煤矿企业“招工难、用工贵”的难题,煤矿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得到增强。

  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显著提升。通过生产系统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机械升级改造的煤矿,实现了安全生产环节的资源共享、管理决策与生产过程有机融合,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2019年1-10月,全省累计减少井下危险区域岗位人员3700人,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年平均数比“十二五”期间减少近70余人,煤矿安全形势逐年稳定好转。

  塑造煤炭工业新形象。从“人工干预”到“智能启停”,地面信息化平台实时监控、自动响应,井下设备自动化控制、可视化操作,形成了“无人作业、有人巡检、远程集控”的煤炭开采新模式,将炭开采集大数据、云计算、信息通讯等前沿科技于一体,改变了煤矿企业“傻大黑粗”的形象。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