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煤炭
从塔山电厂到织女泉风电:同煤集团电力产业清洁化发展侧记
2020-03-26 12:27  · 来源:中国能源网  · 作者:洪浪 吴玲  · 责编:闫志强
  截至2019年,同煤集团在运在建电力装机容量达1969万千瓦,较“十一五”期末的314万千瓦增加了6倍多。实现了从煤炭生产企业到煤电一体能源大集团的巨大跨越,成为山西省最大的煤炭企业,最大的电力企业。  
  2006年,逆风渐紧,摇露为霜,又到了冬季供暖时日,而大同矿区原有的80余座中小锅炉房和240台燃煤锅炉却在这个时候相继关停,背后原因就是以资源综合利用为主兼顾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改善环境的综合利用热电项目——同煤大唐热电顺利运行投产。
  这是同煤集团由煤到电探索的开始。
  此后,同煤集团加快产业转型,彻底转变“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电力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塔山千瓦坑口电厂——拉开煤电一体化序幕  
  同煤塔山循环经济园区东部,记录着同煤集团现代化坑口电厂最初的影像。
  2006年5月,为了延长煤炭产业链,发挥资源和成本优势,在小试锋芒建成首座电厂之后,同煤集团将目光聚集在了坑口电厂的建设上,同煤大唐塔山2×60万千瓦坑口电厂拉开了煤炭企业办大电厂的序幕。
  作为同煤塔山循环经济园区上下产业链的重要枢纽,塔山电厂所需的原煤通过1.5公里输煤皮带栈桥从塔山煤矿直接运达电厂,井口到电厂距离不足1500米,一个小时内,就能把生产工作面的原煤变成电输入电网,这种上下游紧密衔接的生产模式大大降低了煤炭运输和发电成本。
  在随后的建设中,同煤电力产业一次又一次书写着新的历史:2010年7月16日,同华发电有限公司轩岗2×66万千瓦坑口电厂双机顺利投产,建成了由同煤人自主建设、自主经营、自主管理的全省单机容量最大、全煤系统最大的电厂,解决了轩岗矿区煤炭外运的困难,实现了煤炭资源的就地转化;2011年8月28日,同煤国电王坪2×20万千瓦资源综合利用电厂相继并网发电,顺利实现了即投产即发电,完全进入商业运营。到2011年底,同煤总装机容量达到385万千瓦,总资产超过130亿元。
  2011年,随着煤炭价格持续走高,电力产业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整合重组实现电力产业低成本快速扩张提上日程,历经协议转让、无偿划转、定向增发、配套融资等形式,2012年11月29日,同煤集团与漳泽电力的重组方案,获得中国证监会重组委的顺利通过,煤电一体化进程取得重大突破,一条有效化解煤电矛盾的新路径被发掘。
  重组漳泽电力后,同煤集团发电装机容量增加到743.8万千瓦,一跃成为山西省最大的电力集团。
  漳泽百万项目——向更加高效清洁迈进  
  如果说推进清洁能源建设是同煤实现跨越与发展的重要篇章,那提升大容量机组占比则是同煤电力发展在新的能源变革时代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词。
  自完成漳泽电力重组后,在新的管理平台、技术平台、人才平台和融资平台的协助下,同煤集团以“建成煤电一体化国际能源大集团”为战略目标,把握国家级煤电基地建设、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建设、央企入晋、山西省国有大型企业改革试点等有利时机,陆续新建了32座火电厂,充分发挥坑口电厂资源近、成本低等优势,大力发展高参数、大容量、超低排放的坑口电厂。
  机遇和挑战并存,更大的发展也随即而来,2019年3月20日漳泽百万项目全面复工建设,作为同煤集团围绕“十三五”后两年及“十四五”的高质量发展确立的“36951”战略体系中的9大重点项目集群之一,漳泽百万项目是同煤集团首台百万千瓦机组,更是同煤集团“上大压小”淘汰煤电落后产能,改善机组结构,增加盈利的重要项目。
  作为山西省确立的晋东煤电基地外送电规划重点项目,该项目在全省率先获得国家电网公司批复同意接入晋东南-荆门100万伏特高压电网。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超超临界、直接空冷燃煤发电技术,生产用水全部利用城市中水,同步安装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装置,实现超低排放。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120亿千瓦时,年创产值约50亿元。
  “三高”(高参数、高容量、高效益)“三低”(低排放、低成本、低消耗)大型发电机组集群的建设,不仅为同煤电力产业的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保证,也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用电需求疲软、电价政策调整、环保政策趋严等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
  受降价降费影响,2019年电力行业整体利润大幅下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同煤集团加大外拓市场力度,按照“跑好市场,抓好现场”的经营思路,全力抓好电量营销。2019年,发电量同比增加35.94亿千瓦时,增利3.66亿元。
  截止2019年底,同煤集团朔州热电双机并网发电;阳高热电完成168小时试运行,被确定为省煤电应急调峰储备电源;漳泽百万项目1号锅炉具备水压条件,全集团6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占比达到52%,全年发电利用小时数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00小时,实现利润4.5亿元,创近年来最高水平。 
  织女泉风电项目——绿色能源发展的开端  
  2019年12月21日上午11时许,在一片欢呼声中,矗立在山阴县下喇叭乡绵延山脉的34台风机叶轮,逐台迎风启动、加速,同煤集团漳泽电力织女泉四期升压站受电一次成功,风机并网发电。
  火电为基,风光并举。这只是同煤集团以绿色身姿站上发展前沿的一个缩影。
  变输煤为输电,变传统为新型,近年来,同煤集团加快风力、光伏电站建设步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带动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作为同煤建设第一个新能源项目,织女泉风电场地处平均海拔1700多米的山区,人烟稀少,年平均风速在7.06m/s,风力资源丰富,项目占地约100平方公里,规划容量25万千瓦,分四期建设完成,工程共计安装117台风机,2019年底全部并网发电。
  目前,同煤集团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40万千瓦,还在加快建设吴马营风电、芮城风电等项目。
  从常规能源发展到新能源的异军突起,一条节能减排的绿色发展之路在同煤集团徐徐展开。
  同煤塔山工业园区内的塔山光伏电站是同煤集团首个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20兆瓦,2014年建成发电。2019年,电站发电量达到1.93亿度,营业收入1.53亿元。
  驶过左云县曹家沟附近一片片绵延的山丘,沿线曾经采空沉陷的荒山如今被光伏发电太阳能光板所覆盖。冬日的阳光让这片“光伏田”熠熠生辉,一排排光伏板组成的宏大图景。
  作为国家能源局下发的首个光伏领跑者项目,左云县贾家沟1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占地面积5017亩。2016年6月22日完成一次性无缺陷并网发电,首年发电量约为1.6亿千瓦时。
  该项目以“高效组件、跟踪系统、新型逆变、智能控制、模块设计、集成施工”为核心,采用全球领先,光电转换效率达到17.2%以上的高效多晶硅组件,安装了新型农光互补双轴跟踪系统,把集中、组串逆变器相结合,提高了复杂场址下的发电效率。
  此外,项目在施工安装设计上还采用轻、散、小、模块化的方式,提高了产品集成度,减少了施工对地面植被的影响,增强了防沉抗灾能力,实现了项目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从2012年的5万千瓦风电项目起步到2019年年底,同煤集团拥有新能源电厂达到33座,装机容量达205万千瓦,装机占比达到20%以上,增长了41倍,光伏装机居全省首位。去年全年,新能源机组发电26亿度,新能源板块的利润贡献率已超越火电板块,成为同煤集团电力产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从发上电到发好电,从点亮一个家到温暖一座城,从建设一个电厂到形成一个绿色产业,电力已经成为同煤集团第二大产业。下一步,同煤集团将紧紧围绕国家五大发展理念,按照山西省“四为四高两同步”的总体部署以及加快推动能源改革综合性改革试点等措施,全面实施“36951”战略,进一步提高电力产业外送电能力,推进大容量、高参数机组和新能源项目建设,做优做强电力产业。(洪浪 吴玲)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