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美国“物理博士”抛出“核雾染致霾”观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称中国“许多煤中含有铀元素,煤燃烧后空气中含有放射性元素铀,是目前大范围雾霾的原因”。为此,华中科技大学数字PET实验室研究人员实地测量发现,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存在大面积的“核雾染”。
最近,自称为美国“物理博士”的马可安在一篇题为《中国煤炭工业的崩溃和核雾染灾难》的网络文章中说,鄂尔多斯地区的煤矿含有铀等半衰期达数亿年的核辐射物质,这部分物质通过煤矿燃烧后以粉尘形式排入到大气中,并通过核辐射粉尘的方式污染大气,是导致中国PM2.5超标的罪魁祸首。
马可安在其文章中说,内蒙古煤矿普遍和铀矿伴生,煤炭含铀量高。散布环境中的铀不仅自身会产生辐射,吸收X光和伽马射线后还会发生二次电离辐射,使空气中充满带电的离子和微尘颗粒,各种气溶胶微尘颗粒吸收水分能力大增。即使在低湿度下,吸水胀大的微尘也可以形成雾霾,这些水汽并不会因白天气温升高而蒸发,导致霾终日不散。
煤矿中的铀等核辐射物质是否真会引起环境辐射水平升高,从而引起“核雾染”?专门从事辐射物质研究的华中科技大学数字PET实验室“核辐射探测仪”项目首席技术官龙岸文等人员,带着测量核辐射的科学仪器、RadPavise辐射计量仪和全数字能谱仪原型机,以及DP5G伽马能谱仪等,往返跋涉3700多公里,辗转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蒙泰热电厂、札萨克镇宝恒热电厂、神山公沟煤矿、陕西省神木县的尔仁兔煤矿等地进行实测,并将测量数据一一记录在案。
“检测数据均在正常值以内,未测量到铀道峰。”龙岸文介绍,即使在鄂尔多斯东胜区神山公沟煤矿粉煤、块煤的存煤区进行测量,辐射探测仪读数空气中的剂量也仅为0.06usv/h,且未测量到铀道峰(环境辐射水平读数小于0.2usv/h为正常)。
但在陕西省神木县的尔仁兔煤矿存煤区测量,辐射探测仪读数空气中的剂量为0.07usv/h,将其放在煤矿石上,读数增加到0.09usv/h。“读数增加表示煤矿中存在少量辐射矿物质,但在正常范围,未测量到铀道峰,表示未发现‘铀’。”龙岸文解释道。
据了解,此次测量仪器是华中科技大学数字PET实验室自主研发的RadPavise辐射剂量仪和全数字能谱仪原型机。PET成像基于的就是辐射探测原理,实验室为推动数字PET所研发的MVT方法也适用于改进辐射探测仪,并确保探测精度。探测过程中,他们还全程将全数字能谱仪与DPG5伽马能谱仪进行数据比对,以确保数据的可信度。

- 中石油管道设计院完成中亚D线塔国山体隧道详勘测量工作2016 / 10 / 24
- 利用NI CompactRIO开发完整并现成可用的电能质量分析平台2013 / 09 / 17
- 马萨诸塞州储能领域新法案2018 / 08 / 08
- 组件功率测量精度再上新台阶——天合光能首批通过NIM功率测量不确定度评估2016 / 11 / 18
- 节能服务企业:节能量即是产品也是核心2016 / 10 / 13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