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网丨5月4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办,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协办,河南省义马市人民政府和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承办的“2017煤基含氧化学品及衍生物发展论坛”在河南义马举行。300多位专家学者、行业协会和企业家代表出席论坛。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在讲话中从专业角度对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进行了分析。他说,现代煤化工已经成为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的最大亮点之一,产业发展步入规模化轨道,现代煤化工示范取得重大成效,关键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显著提高,现代煤化工园区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由大国向强国跨越的重要时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以及国家能源局印发的《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为我国现代煤化工发展提出了方向和要求。现代煤化工发展应从五方面考虑,一是要科学规划布局,集约发展。二是升级示范,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三是推进耦合多联产,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四是要强化安全环保,促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他强调,煤基含氧化学品是以合成气(CO、H2)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催化工艺过程生产的含氧化合物产品,其衍生物可以做烯、芳烃等基础化工原料和高附加值合成材料。煤基含氧化学品因为含氧,其原子利用率均在40%以上,高于煤制烯烃、芳烃和天然气,CO2排放少,经济性好。当然,这些产品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一些技术或标准的制约,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开展相关研究,但是,仍是现代煤化工终端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方向之一。在这些产品中,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保证产业链条健康、有序地运转。
工信部原材料司石化处调研员韩敬友指出,现代煤化工是石油化工的重要补充和国家能源的战略技术储备,利用我国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适度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石油化工原料多元化有着积极的作用。“十三五”期间,现代煤化工应坚持创新驱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进下游产业链技术创新,突破一批支撑长远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应通过技术创新,加大新产品开发,通过延伸产业链,发展差异化产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产业竞争力。在煤基含氧化学品领域,要加大对甲醇下游多方位、多品种、多技术的技术研发,不断提高甲醇下游高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高附加值延伸产品的开发投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石化处副处长邵稷对《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进行深入解读。
据介绍,义马煤炭资源丰富,素有“百里煤城”之称,在煤化工产业上,相继建成了开祥化工、综能公司、义煤煤生化公司、鸿业化工等一批煤化工企业,形成了硝铵、醋酸、煤制天然气、二甲醚、1,4—丁二醇等五大产业链,煤化工产业发展走在了全省前列。2010年,河南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义马市煤化工产业集聚区,这是河南省唯一一个以煤化工命名的省级产业集聚区。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表示,煤基含氧化学品及衍生物在现代煤化工产品中占很大比例,也是现代煤化工差异化、高端化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十分重视煤基含氧化学品及衍生物领域的发展和创新,我们召开这次论坛为实现化工原料和燃料多元化,提升煤化工产业的附加值,促进煤化工产业差异化发展,探索新形势下煤化工产业发展战略和创新方向,为实施能源替代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积极贡献,同时积极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基地。
会上,清华大学金涌院士、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院长顾宗勤、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园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杨挺、南京工业大学姜岷教授、煤制乙醇工作组、煤制低碳混合醇工作组等与会领导和嘉宾就煤基含氧化学品及衍生物相关技术、市场、未来发展以及煤化工园区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会上举行煤生化知识产权战略联盟和煤制乙醇和煤制乙二醇两个工作组签约仪式。
为整合煤生化产业链创新资源,凝聚全产业链创新力量,通过协同创新,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及知识产权问题,降低产业创新成本,提升产业创新效率,依托知识产权资源,优化配置技术资源、人力资源、政策资源以及金融资源等,提升煤生化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和知识产权运营和保护水平,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联合河南省义马市人民政府、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南京工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煤生化知识产权战略联盟”,联盟单位在会上签约。
为整合煤制乙醇和煤制乙二醇产业链创新资源,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解决产业突出问题,推动行业标准化工作,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拟组建煤制乙醇和煤制乙二醇两个工作组。煤制乙二醇工作组首批邀请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等7家单位在会上签约。煤制乙醇工作组首批邀请单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单位在会上签约。

- 石化行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座谈会召开2019 / 09 / 27
- 惠生工程总承包的全球最大规模煤气化装置获奖2018 / 11 / 15
- 石油和化学工业稳步进入 “由大变强”关键期2017 / 10 / 19
- 一季度石油和化工行业效益显著好转2017 / 05 / 05
- 2016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报告2017 / 02 / 20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