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总的能源特征是“富煤、少油、有气”,煤炭是中国动力生产的首选燃料,同时由于中国石油资源短缺,以煤制油已成为能源战略的一个重要趋势。
2011年,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制油技术研制成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被打破。自此,中国煤制油项目开始迅速发展。据中国石化联合会煤化工专委会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中国煤制油产能921万吨,较“十三五”初增长了214.3%。
生态环境友好是煤制油项目的重要特点之一,环保政策下,相关企业还在不断努力降低能耗、水耗和“三废”排放。目前,煤直接液化示范项目吨油水耗由设计值10吨下降到5.82吨;其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为17.8吨/万元,远低于68.2吨/万元的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然而,由于煤制油同时受煤价及油价的双重制约,近些年国内煤价与油价一直高企不下,造成煤制油项目盈利困难。不过,今年以来,在国际地缘政策下国际油价逐步回升,现代煤化工行业整体运行稳中向好,煤制油开始扭亏为盈。如拥有50万吨/年煤焦油加氢的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继2017年实现1.9亿元利润之后,今年以来,受油价稳步上涨推动,其月盈利均达4000多万元;已经完成扩能改造的神木富油能源科技公司,今年也有望盈利。通常认为,国际油价保持在50-60美元/桶时,煤制油可达盈亏平衡点,油价越高、企业利润空间越大。
不过,还有另一制约煤制油盈利的因素是居高不下的税负政策。按照目前税率,结合目前的煤制油成本和价格,若企业全部生产油品且严格纳税,吨产品将亏损1500~2000元。此前全国两会上,多位煤企人士呼吁,为稳定煤制油产业发展态势,建议尽快完善消费税政策。
对于未来中国煤制油项目的发展,科研攻关才是重中之重。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司长王思强在近日举行的2018中国国际煤化工发展论坛上提出,接下来煤直接液化将重点发展航煤和特种煤油;煤间接液化将是向下游产业延伸,实现多元化发展,并推进二者的联产。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中国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与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大幅降低煤间接液化成本,为捕集与利用煤液化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打开了新的大门。据介绍,这项研究得到中国国家能源集团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煤间接液化及产品加工成套技术开发”项目支持。

- 煤制油消费税缘何难减免2020 / 04 / 01
- 价值创造成就宁煤煤制油化工2019 / 08 / 27
- 煤制油如何实现大发展?2018 / 12 / 28
- 从煤到油的变形之路2018 / 11 / 20
- 宁夏:全国最大煤制油基地在这里炼成2018 / 08 / 21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