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国煤炭从“总量性”转向“结构性”去产能,新增产能进入投放期,产量稳步增加。12月6日,在由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主办、中国煤炭进出口专业委员会承办的进口煤研讨会上,易煤研究院总监张飞龙表示,今年我国煤炭产量逐步释放,下半年有加速迹象,2019年随着国内价格中枢的下移,进口煤价格优势将减弱。
从产量来看,10月份,全国生产原煤3.1亿吨,同比增长8.0%,比9月加快2.8个百分点,自8月份以来一直保持加快趋势。1~10月,我国共生产原煤28.99亿吨,同比增长5.4%。今年以来,优质煤炭产能加速迭代。2016年国有重点煤矿煤炭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比重为49.8%,2017年提高到51.2%,2018年进一步提高到53.3%。此外,煤炭行业负债水平改善,资本开支回升。煤炭企业赢利水平改善,表外增量明显。
张飞龙分析称,今年我国动力煤市场出现了四大变化。一是市场结构导致淡旺季周期变化。今年国内市场煤体量减少,集中度提高,边际量带来的价格弹性增强。二是多因素促使沿海和内陆电厂耗煤分化。
沿海六大电厂日耗在市场研判中的地位“弱化”。从8月份开始,沿海电厂日耗同比开始负增长,而同期全国重点电厂日耗仍增加7%左右。其主要原因是沿海省市实行“双控”、当地核电等新能源替代。三是库存结构前移,成本因素强化。下游终端库存管理更加“市场化”,备货提前,社会库存总量处于低位,上游低库存状况尤为明显,调峰能力减弱,港口成本支撑效应提高。四是产地、北方港、长江口市场价格差异加大。随着市场结构的转变,产地、北方港和长江口等产业链各环节市场的逻辑差异加大,各地价格不再是单纯的“上游+运费”。以北方港和长江口为例,据易煤网监测显示,2017年易煤长江口和北方港指数5500大卡价格差和运费相关系数为0.5823,而截至11月中旬该相关系数仅为0.1612。
从需求层面看,今年受宏观经济压力,以及能源结构调整的影响,煤炭消费增长压力较大。但在加大电力终端能源消费替代、电器“消费升级”,以及新型产业发展的推动下,电力消费增速将保持高位,在火电仍为主要电力来源的情况下,煤炭消费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
张飞龙称,在供求结构由紧平衡转向宽平衡的背景下,价格中枢将逐步下移,但运力、区域等结构性的矛盾短期依然存在,周期性波动依然明显。在进口煤方面,张飞龙表示,煤炭进口的核心驱动力——— “价差”将逐步缩小。
2017年以来,电厂的综合用煤成本持续处于高位,电力企业经营遇困。2018年进口煤价格优势明显,优势平均稳定在50元/吨左右,较高的时候达到100元/吨;以2∶2∶3∶3的用煤结构测算,沿海电厂用煤成本可下降15元/吨左右。2019年,随着国内价格中枢的下移,进口煤价格优势将减弱。进口煤主要地区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双控”政策,将明显压制低卡煤的进口需求。

- 供过于求致煤价持续下行2020 / 04 / 01
- 进口煤限制来的有点晚?2019 / 11 / 11
- 上半年我国煤炭进出口实现增长2019 / 07 / 23
- 贸易商挺价情绪复燃 动力煤此轮反弹持续性及高度如何?2019 / 01 / 03
- 2018,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高”在哪里?2019 / 01 / 02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