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煤炭>煤炭生产
南屯矿“微创新”带来“大效能”
2016-08-31 13:47  · 来源:  · 作者:陈倩  · 责编:煤炭

  在严峻的煤炭经济形势下,南屯矿各个工作岗位岗点越来越多地涌现出这样一群人:他们勇于思考、勤于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示了令人惊叹的绝技、绝招、绝活,从细微处着眼、在点滴间降本、在创新中求效,有力地推动了矿井逆势前行。他们是生产一线的“能工巧匠”,更是专业技术岗位上的“行家里手”。 

  “小创意”破解运行难题 

  “今年5月份,我单位与矿机厂联合制作了一套双排调心滚子轴承,将滑车运行故障问题破解根除,不仅提高了滑车使用寿命,保证了装车工作的连续运行,而且节约材料成本约2万余元。”该矿选煤厂装运车间机修班班长赵顺利向笔者介绍。 

  该矿选煤厂装运车间装车线分为一股道和二股道,钢丝绳牵引安装有滑车和导向轮,在使用过程中,滑车经常出现故障,经排查滑车轴承存在设计缺陷,在使用过程中受力过大,极易损坏,严重影响装车工作的连续运行。机修班长赵顺利考虑如果将滑车进行更换,需要整体采购,价格昂贵。由此,为节约使用成本,解决滑车运行故障,减小职工维修量,他提出更换轴承的建议。他利用矿停产检修时间,与车间技术人员一起,一遍遍拆检,一遍遍测量,一遍遍校对,最终决定将该轴承更换为53520双排调心滚子轴承,但是此轴承厚度为46mm,与原设备不相匹配,他们又联系该矿机厂重新定位加工,使轴套厚度为50mm,达到了使用标准,经现场安装后,经过近2个月的试运行,运行状况良好,减少了维修量,同时他还计划于9月份将二股道滑车轴承进行更换,大大提升运行周期。 

  自动化改造效果好 

  随着集团公司减人提效、自动化升级要求,该矿-670变电所、十一采变电所、七采变电所等多个变电所实施了无人值守变电所自动化改造,共改造开关60余台。但在现场使用过程中,发现合闸按钮经常不能自动停止,以至长时间带电烧坏电机和智能保护内部接点的问题,严重影响矿井生产时间和供电安全。 

  针对这一现象,供电工区副区长王光生反复分析研究保护控制原理图,发现其根源在于高防开关智能保护控制回路设计存在缺陷,他结合以往自己所学知识,深入工作面现场,发现问题,找出症结,不断试验,对开关控制回路进行反复研究改造,最终甩掉-24V低电平不用,将合闸按钮并联在保护内部合闸接点上,这样既能远方遥控操作也能现场按钮合闸。当操作人员松开合闸按钮时合闸回路断电,电机停止,杜绝了电机和保护的烧损,同时,损坏的保护通过简单接线改造也能实现在现场操作合闸,既保证了矿井生产时间,又节省了大量材料费及人力物力,减少了维修量。 

  “创新其实没有这么难,只要肯用心,人人能创新。你看,我只是稍微改造一下这个控制回路,就解决了这一难题,现在每月至少能减少1台保护或电机损坏,节省资金一万余元。”在采访时,供电工区副区长王光生这样说到。目前他已将变电所60余台开关设备全部改造完成。 

  就地取材“降能耗” 

  该矿综掘二区目前主要承接3下煤巷掘进施工,经常在开门三岔门原有3上煤巷道处施工密闭墙,原施工方法为垒砌块,分层灌浆,由于原材料不能就地取材,导致施工工期长,工人劳动强度大。 

  综掘二区掘进副区长刘尚星则开动脑筋,想方设法降能耗省时间,从最开始的技术改造到后来的创新发明,一个个备品备件在他的手中“重焕光彩”。他常和工友说:“省下的就是赚下的,能省的一定要省,人人都省,我们才能渡过难关。”针对这一现状,他采用巷道顶、底板,左、右帮施工Φ22×2500mm锚杆,锚杆间距500mm,中间用锚杆首尾捆绑到一起,铺上一层菱形金属网,并且与锚杆捆扎到一起后,再铺上一层菱形金属网,就编织成一张带有筋骨的“渔网”,最后喷上混凝土,使其成为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密闭墙。通过这一施工工艺改造后,施工一处密闭墙能节约费用一万余元,缩短工期24小时,机掘进尺多进9m,直接创效达两万余元。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