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煤炭>煤炭生产
用智慧点亮青春的煤海“尖兵”
2016-10-11 16:55  · 来源:  · 作者:刘光贤  · 责编:煤炭

  【人物档案】80后帅小伙刘伟,中等身材,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里不经意流露出的精光让人不敢小看,现任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柴里煤矿综采二区机电班长。从普通的工作面拉架工到采煤司机再到机电班长,刘伟在煤海挥洒青春,执着奉献,大家都说他是技术上过硬、作风上顽强、业绩上突出的煤海机电技术“尖兵”。 

    

  作为兵头将尾,班组长要冲在前面带头实干,要事无巨细全面管理,才能赢得班组成员的信任,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带领大家保安全、保质量,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日前,在该矿刚刚结束的班组长双周沟通交流会上,刘伟掷地有声地说。今年35岁的刘伟已经在采煤一线连续奋战17年了,连续多年被矿上评为安全标兵、安全典范人物,被集团公司评为安全岗位能手。 

  拳拳励志,筑造柴里脊梁 

  因父亲在柴里煤矿工作的经历,让刘伟从小对柴里有了一种情缘。1999,刘伟技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了综采二区。从此,在海拔500米下的柴里煤海有了一位立志扎根煤海、执着奉献的年轻人。 

  在工作面悬移支架、开煤机、放顶煤、机电维修……刘伟开始了在采煤一线的艰苦工作,并表现出了非凡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品质。为提高业务水平,他努力学习采煤工、采煤机司机、综采维电工、综采维钳工等理论知识,很快在年轻矿工中脱颖而出,被任命为机电班长。 

  采煤一线的机电班长可不好当,不但要有过硬的技术,还必须具备快速反应的能力和随喊随到的工作态度。刘伟虽然年轻,可是矿山“好家风”使他逐步锻造成为一名自觉以安全生产大局为重、具有强烈责任感、事业心的煤海尖兵。不论什么时候,也不讲什么条件,只要工作需要他总是随叫随到,经常下班路上被召回,端起饭碗又放下,脱衣上床又起身,都成了他生活中的常事。 

  2015年10月份夜班,正值206工作面生产期间突然采煤机变频控制系统发生了故障,被迫停机。当班电工检查了半个多小时也没查出什么问题,工作面30多名工人都在焦急地等待。而当时的刘伟下了早班到家刚睡着,听到这个消息后,二话没说,急忙往工区赶。心里想着,生产每停一小时,就意味着损失200多吨煤,时间一长会直接影响到工人的生产积极性,还有安全隐患。就这样,他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了现场,拿出图纸对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查、处理,于是果断地提出,外围线路的问题导致控制系统供电电压不稳定造成的事故,不到20分钟就把故障排除掉了,工友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妙手回春,赢得职工信任 

  机电事故的处理就是这样,看不见、摸不着,很难判断,可是一旦思路对了头,处理起来相对容易,给人的感觉是一伸手故障就排除了。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达到对事故手到病除的效果,刘伟没少下功夫,常常是把别人休息娱乐的时间用来钻研业务知识为了探讨故障的原因及排查故障的方法,每次排除故障后,都及时总结经验,对设备名称、故障发生的日期、现象、部位、原因、损坏的电器元件、修复措施及修复后运行情况等做好记录,及时对故障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故障规律,总结出一套快速排查的方法。 

  就这样,在不断的学习钻研中,他较好地掌握了综采设备检修工作中的各道工序,对各种常见故障都能熟练判断和处理。时间长了,凡是机电方面出现了故障,只要找到他,他一听一看就找到了“症结”,而且手到病除,时间一长,就被大伙尊称为“机电神医”。 

  从前PLC程序出现故障,无法实现工作面自动化控制时,都要联系厂家维修,费时费力影响生产。为了改变这一被动局面,真正掌握维修技术,刘伟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跑现场、查资料、看程序,不明白的地方就向师傅和技术人员请教,反复研究每一个程序。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伟掌握了PLC编程基本原理、熟悉了综采自动控制的所有工控程序,并把学到的书本知识与现场生产实际结合起来,把工作岗位变成学习的练兵场,逐步成了变频器、自动化仪器仪表、PLC工控、网络、安全监测系统维护和维修人才。 

  2015年12月6日,正值雪凝严重时期,下了早班正准备吃饭的刘伟再次接到井下工作面自动控制系统显示屏黑屏、整个采煤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的紧急电话,他顾不上吃饭,穿上冰冷的工作服,再次来到井下抢险刘伟到现场后仅用了10分钟就判明了原因并排除故障,并以娴熟的技艺迅速处理好隐患,直到设备正常运转,才发现自己已发烧。这样的工作,他早已习惯...... 

  几年来经他排除的故障不计其数,按照吨煤产量初步统计创造的经济效益高达1800万元。 

  挥洒青春,绘制煤海丹青 

  干机电班长以来,刘伟针对工区井下电钳工力量薄弱的情况,主动担负起传、帮、带的职责,利用业余时间义务编写处理事故的心得体会和技巧,利用班中空闲时间和班前时间为大家讲授。 

  他带徒弟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要求徒弟每天做好笔记,详细记录每天的工作流程,写出处理事故、整改质量的心得,每个月的最后一天还要对他们进行提问考试,做到“教有计划、学有目标、月有考核”,师徒有明确的责任和义务。长期的坚持使徒弟不仅从刘伟那里学到了知识技能,更学到了严谨的作风、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先后带出徒弟10多人,如今这些徒弟已分布在矿采掘一线、井下辅助各单位,成为矿工技术工人的中坚力量。 

  有一名员工技校毕业后一直在从事端头维护工作,2013年分到机电维修组。刘伟就从最基本的80N开关电路知识讲起,一步一步由浅入深,系统全面的给他讲课,每次处理电气故障后,把处理思路、处理方法及处理后运行情况给他讲。经过理论及实践的严格训练,这名机电新手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一年后就单独顶岗,并在当年的技术比武中荣获第二名的好成绩。  

  修旧利废,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刘伟还在工作之余,利用休息时间,将井下回收上来的风钻、真空接触器、开关、变压器等进行修复,以降低吨煤成本,变废为宝,减少支出,每年可节约新材料投入30余万元。为提高工作效率,刘伟积极参加“五小创新”活动,他设计的“液压电缆牵引装置”“刮板运输机紧链装置”等先后得到了好评。由于技术优秀,他多次参加各项级别的青工技能大赛并取得较好成绩。 

  对于生于斯养于斯的矿山,刘伟常怀感激之情。刘伟常说:“是矿山培育了我,给我提供了衣食住行和施展个人能力的大舞台,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回报企业”。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