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煤炭智能绿色开采与生态建设是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的必由之路, 不仅关系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加快生态文明和美丽矿山建设全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日前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和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联合举办的“煤炭智能绿色开采与生态建设论坛”上强调,推动煤炭智能绿色开采与生态建设必须要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金华也强调,我国能源结构正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煤炭向清洁化、绿色化、低碳化方向转型势在必行,煤炭智能绿色开采与矿区生态建设越来越紧迫。
论坛当天,煤炭行业“矿区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研究中心”同时揭牌。该平台是开展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等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平台,旨在围绕矿区生态建设打造一支攻坚克难、引领发展的行业科技力量,推动煤炭绿色发展。
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采煤损毁土地面积累计约200万公顷,但复垦率仅为30%左右。截至2016年底累计关闭煤矿约7.2万处,关闭矿山的生态修复、井下空间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市场前景广阔。
据悉,我国中东部采煤沉陷区多靠近城市,严重制约矿业城市的发展;西部干旱区煤炭高强度开采使生态恶化,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生态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水资源短缺也进一步加剧,百万吨煤炭破坏地下水约13万吨。对此,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副总经理、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虹介绍,工程研究中心将围绕东部资源增值开发,提升开采损害土地潜在开发利用价值;围绕西部资源无害化开采,构建优于开发前的生态环境。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工程研究中心将围绕7项内容开展研究。具体内容包括,开展城市周边采煤塌陷区规模性的建设用地开发,解决矿业城市建设用地瓶颈制约问题;开展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城市功能构建,带动采煤塌陷区周边土地的增值与开发利用;开展远离城市采煤塌陷区的规模性治理,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与产业转型;开展西部干旱矿区生态修复与土地治理技术,构建优于开采前的生态环境;开展煤炭低损害开采关键技术研究,实现开采损害的源头保护与治理;开展煤炭规模化开采水资源保护技术研究,实现矿区水资源的调度、保护与利用;开展资源枯竭矿山转型利用,实现煤矿的成功转型利用与再发展。
与会专家表示,工程研究中心预期形成东部采煤沉陷区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城市湿地构建、农用地规模化整治利用成套技术,提出转型煤矿地质环境治理利用与生态重建成套技术,建立西部干旱区煤炭基地生态修复与生态修复与土地整治技术体系。工程研究中心的组建有利于推进行业科技进步,完善矿区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技术体系,构建工程建设实施模式与工艺包,促进成果转化与学术交流。

- 打造智能化开采地质保障的升级版2020 / 03 / 24
- 同煤集团:科技创新加速前行2020 / 01 / 31
- 保障能源安全重大改革举措 油气勘查开采将全面放开2020 / 01 / 23
- 油气勘查开采市场将全面放开2020 / 01 / 10
- 我国油气开采呈现“油稳气升”态势2019 / 07 / 19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