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年轻干部额外设置“专编专岗”;落实刚性配备制度;完善管理、技术、技能人才成长三通道体系建设;优化人才库建设,放宽职级晋升年限,实施多渠道挂职锻炼,对优秀人才大胆破格提拔……,这一条条硬措施,全面拉开了兖矿集团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培养选拔的序幕。
近日,为适应企业国际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促进企业为主体引才、育才、聚才、用才,兖矿集团《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十项措施》正式出台。
培养与引进并重,优秀年轻人才成为“香饽饽”
近年来,兖矿集团改革发展蹄疾步稳、纵深推进,企业混改、数字转型、动能转换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随着企业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年轻管理人员断档、优秀技术技能人才短缺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实现企业的新一轮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高素质、专业化的优秀年轻干部和人才队伍。新形势下,兖矿集团制定出台《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十项措施》,根本目的就是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把更多的优秀年轻同志选上来、用起来,实现人才培养、引进和选拔等工作的常态化、系统化和制度化,来助推兖矿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十项措施》的出台,把集团优秀年轻人才的培养使用放到重要位置,明确要求突出创新创业导向,“更加注重培养用好年轻干部”。实行宽带薪酬,建立员工培训培养聘用考核制度,建立三通道晋升互转机制。帮助员工制订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继续执行分层次内部退养制度,有效拓宽中层岗位空间。同时,继续抓好中层干部源头培养工作,每年补充300—400名大学毕业生、200—300名高技能工人,让优秀大学毕业生走上管理技术岗位,保持基层干部队伍的源头活水。
《十项措施》落实刚性配备制度,拓展中层岗位选拔空间。制定各级领导班子接续人才培养计划,二级公司领导班子配备1-2名45岁以下成员,总部及二级公司机关各部门配备1-2名40岁以下成员,矿处领导班子配备1-2名35岁以下成员,车间区队班子配备1-2名30岁以下成员。班子内没有年轻干部,一时又没有空缺岗位的,采取进出平衡的办法,轮岗交流选配相应职数的年轻干部。
打破隐性台阶,缩短下一层级任职年限要求,加快优秀年轻人才成长步伐。干部职级晋升任职年限,由现在的“3323”调整为“2322”,即:中层副职提任中层正职,任职年限由3年调整为2年;一般人员提任副科,3年调整为2年。对有发展潜力、各方面条件成熟的,打破隐性台阶,及时提拔使用,确保优秀年轻的同志能够尽快成长成熟起来。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放宽人才选拔的“硬杠杠”
《十项措施》在深化人才改革、破除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方面作了有益探索,很多措施是突破了多年想都不敢想的“条条框框”。保障和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方面,重点保障用人单位的人事管理权、人才评价权和经费使用自主权,同时通过额外设置“专编专岗”激发基层矿处单位引才活力。
在涉及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专业,有计划统一增加编制定员,作为培养年轻干部的“专编专岗”。在重点单位、重点项目和关键岗位,增加1-2职中层岗位职数,由集团公司统一管理配备,根据干部队伍结构优化调整情况予以适时增减。在煤矿、化工产业生产一线增设主管工程师岗位,与区队长、车间主任、支部书记同职级管理,作为单位技术总负责人,带领主管技术员、技术员做好本单位技术管理工作。
此外,还将加大市场化选聘力度,清除人才流动、创新创业、国际交流等方面的障碍,为人才“松绑”。积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竞争择优选任机制,通过市场化公开招聘、猎头选聘等方式,引进紧缺急需的资本运营、物流贸易、金融投资、信息技术、高端双语、法务财务等优秀年轻人才。加大对“双一流”院校毕业高素质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
加大优秀人才储备,确保选出的同志“响当当”
完善集团公司人才库建设,发挥人才库在人才储备、培养、选拔、使用等方面的“储备池”作用。放宽调整入库条件,第一学历为大学本科的,正科岗位满1年即可报名。不再限制入库名额,按专业入库,可跨专业出库使用。在做好单位推荐的基础上,调整优化专业考试、专家评审、面试测评、组织考察等环节的分值权重,确保制度设计的公平公正。
转变“年轻干部难挑大梁”的观念,消除对年轻干部不放心的顾虑,大胆把优秀年轻干部放到重要岗位上磨练,优先推荐优秀年轻干部参加素质提升培训。对领导班子中有培养潜力的年轻副职,及时放到常务副职或综合管理岗位进行培养锻炼,有计划的增加分工,有针对性地安排其在难事急事甚至是“热锅上蚂蚁”一样的工作氛围中经受摔打,提高其解决复杂问题、应对复杂局面、经受困难考验的能力。
实施多渠道挂职锻炼,推荐优秀人才到省国资委等政府部门挂职,选派优秀干部挂职省派第一书记,高质量发展服务队、乡村振兴服务队队员。持续开展集团公司机关和基层单位双向挂职、本部外部交流挂职,分批次选派人员到兖煤澳洲公司挂职锻炼,吸纳基层单位优秀业务骨干进入集团专项工作组。同时,对年龄资历尚浅,但发展潜力较大的优秀年轻干部,采取“先挂后任”的方式,明确具体分工进行实践锻炼。
注重通过轮岗交流方式,多岗位、跨专业交流使用干部,克服年轻干部工作的路径依赖和思维惯性,拓展年轻干部工作视野,帮助年轻干部全面提升综合业务素质,培养综合型、复合型人才。

- 中国安能第三工程局八支队干部职工培训:打开人才供需之锁的钥匙2018 / 10 / 25
- 哪些干部被中央巡视组“点名”后查处?2015 / 05 / 06
- 渤钻钻四“校企联合”淬炼干部2018 / 08 / 08
- 大唐京津冀公司:真担当勇作为 以实干赢得未来2018 / 07 / 04
- 中石油反腐波及中层干部 超45人被查两高管失联2014 / 08 / 09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