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首页列表>独家
全球首个商业化自动驾驶网约车服务上线
智能驾驶足够智能了吗
2019-01-07 15:51  · 来源:中国能源报  · 作者:  · 责编:王长尧

  打开手机上的App,开放定位,输入目的地,一辆头顶圆形传感器的无人驾驶白色克莱斯勒大捷龙Pacifica混动车就会自己行驶过来接你,车内前排座椅的靠背上还会有一块触屏显示器,屏幕上显示着目的地、地理位置等行程信息。

  如果你近日恰巧在美国凤凰城,就可以通过以上步骤约到Waymo的自动驾驶网约车。12月初,估值高达1750亿美金的全球独角兽公司——谷歌旗下Waymo正式发布了全球首个商业化自动驾驶网约车服务“Waymo One”。在历时十年的技术研发、百亿公里的虚拟驾驶和超过千万公里的路测之后,Waymo和新兴的自动驾驶行业,似乎迎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但值得注意的是,纵使打着自动驾驶的旗号,驾驶位上仍然配备着安全司机。在智能驾驶技术日益成熟的今日,智能驾驶真的已经足够智能了吗?

  资本进入“深秋”阶段

  “作为行业智能化的领军企业,Waymo CEO近日亲口承认,自动驾驶普及,可能在十几年之后。”辰韬资本合伙人舒亮近日透露的这一言论在业界内引起一片哗然,动摇了大众对汽车智能化的信心。

  而另一边,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的表达则更为直接,堪称“补刀”:“ 我曾经希望苹果能够打造出全球首辆自动驾驶汽车,但现在我已经对自动驾驶失去信心,我不相信汽车现在能够在没有方向盘的情况下自己驾驶。”

  “截至今年11月的数据显示,我国的汽车产业跟去年同期相比呈下滑趋势,这种趋势是无法通过单一的政策来进行调整的。”舒亮坦言,目前从资本的层面来说,智能化产业甚至整个汽车产业都已进入到了深秋阶段,虽未至寒冬,但也相距不远。“资本是有滞后性的,我们今年投资的资金,其实是2—3年前募资所得。所以当企业预计我们今年募不到钱的时候,这意味影响的将是2—3年后的事情。”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目前所有在市场上运作的资金,都是过去所得。“到了2020年,我们可能会面临以往所募资金用尽,而新资金仍未到账的情况。所以我认为现在还没有到寒冬,只是深秋。但趋势其实一直都在,现阶段只不过是让大家冷静下来,回归对无人驾驶的理解:无人驾驶其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舒亮指出。

  2020年是商业化元年?

  然而资本的犹豫并不能阻挡企业研究智能化科技的热情,广州文远知行科技有限公司COO张力透露,今年该公司关于无人驾驶智能化的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今年6月,他们第一次把广汽的GE3改装成自动驾驶,并进行了路测。8月份,又在中美两地搭建起了远程驾驶操控系统。9月份跟广州联通在广东第一次实现了基于5G网络下的L4自动驾驶,即通过5G网络将汽车进行远程操控。11月1号,在广州跟广州白云出租公司共同推出了中国第一辆合规的,即带有顶灯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在广州还没有正式宣布自动驾驶路测法规的情况下,我们的行为确实有一点点超前。未来我们将会继续按照政府的要求,在合规的情况下去完成我们的智能化路测。”

  而说到智能化最绕不开的就是数据和云端。“我们认为车联网硬件级上的软件系统,应该都跟云端的软件有所结合。能力再强的自动驾驶系统,车内的硬件计算能力再强,如果在未来离开了云端的支持,它的能力都将会大打折扣。”四维智联战略和产品VP白新平指出,目前我们正处于车联网3.0时代,车身硬件的软件系统、云端的软件系统,以及其他第三方的软件系统,已经实现了很好的融合,从而可以给终端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丰富内容。

  “我们预计在2019年年底,把自动驾驶车队扩展到上百辆车,以此实现量产。”张力表示,2020年将是无人驾驶智能化最关键的一年,同时也是无人驾驶汽车真正出行、商业化落地的一个元年。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