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头条
关于电力与经济的关系:“同步”特征明显,但偶尔也“脱钩”
2015-09-17 09:42  · 来源:中国能源报  · 作者:孙祥栋  · 责编:王长尧

  用电量指标被认为是反映经济运行情况的晴雨表,那么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因果关系还是对应关系?它们之间的关联程度有多高?本文作者从经济增长的本源和电力的“二重属性”入手,为大家解读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  

 

  当前,针对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众多,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是国内外学者普遍使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文献的研读,笔者发现基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电力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定,如有研究指出电力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有研究指出经济增长是电力消费的格兰杰因,还有研究指出两者之间互为格兰杰因或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已有实证结论的不一致容易造成认识上的混淆。本文笔者将从经济增长的本源和电力的“二重属性”入手,试图拨开两者关系的迷雾。 

  就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本身而言,其没有揭示因果关系的理论基础,而仅仅是通过数据分析揭示变量之间的影响是否显著,结果不能作为真正因果性的依据。 

  

正确理解电力和经济本质上的关系,需要把握经济增长的本源和电力的“二重属性”。 

 

  经济增长的本源可以概括为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一切促进经济增长或阻碍经济增长的因素都是通过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这三项发挥作用的。宏观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与否、促进的力度大小归根结底是看宏观政策是否有利于促进劳动力、资本的合理配置,是否促进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并转化。 

  电力消费兼有“直接属性”和“间接属性”。所谓“直接属性”,指的是电力消费反映了电力行业作为经济系统的子行业的发展状况;电力的“间接属性”则是电力消费数据所折射出的经济走势。得益于电力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电力数据可以“即时”地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因此,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 

  

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而是一种实时的对应关系。 

   

 

  从时间序列来看,1979年以来,电力消费增速与经济增速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5。我们可以透过电力消费把脉经济增长,也可以透过经济增长趋势预测电力消费。然而,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在呈现出“同步”特征的同时,在某些时间段内两者之间是不一致的↓↓↓ 

  例如:2008年四季度、2009年一季度、2009年二季度、2014年三季度、2015年一季度全社会用电增速分别为-7.13%、-3.98%、-0.67%、1.43%、0.82%,显著低于同期的经济增速。这些数据表明: 

  

在特定时间段内,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脱钩”现象。 

   

 

  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从电力消费的影响因素来看,短期内对全社会用电产生较大冲击的影响因素至少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工业用电的变化、极端气温的影响。 

  工业用电变化方面。电力消费存在着“工业用电(尤其是重工业用电)占比高”的特征,而当前经济发展中服务业增长越来越显著。    

  数据显示,2014年工业用电占全社会用电比重达72.3%,占各行业用电量的比重为82.7%。而近年来,经济结构变化呈现出新特征,国民生产总值的构成中,2014年全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9.2%、42.7%、48.1%,第三产业占比超出第二产业5.4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比为35.9%,远远低于工业用电占比。用电的构成特征意味着全社会用电可以更好地反映第二产业增长,工业增长的趋势,但并不能反映出经济总量变化的全貌。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工业增长对GDP累计增长的拉动也逐渐减弱,从而拉低了工业用电水平。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工业部门节电降耗的力度较大,如2008年、2009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工业部门单位产出电耗分别下降5.5%、3.9%、3.6%、0.7%和3%。2015年上半年,工业部门单位产出电耗大幅下降6.1%,29个子行业中26个子行业用电效率普遍上升。 

  极端气温是影响全社会用电增速快速变动的又一重要原因。有研究表明,1985年-1991年间,美国东北部地区工业用电的气温1℃效应(指气温变化1℃所导致的用电量的变化)为0.6%,生活用电为3% ;1993年-2002年间,希腊的气温1℃效应为1.9% ;1970年-2007年间,荷兰夏季的1℃效应为4-5%,冬季的1℃效应为1.5-2% 。 

  2014年我国凉夏的影响显著,仅三季度生活用电同比就降低了5.77个百分点。“凉夏”的作用显著降低了电力消费增速;2015年一季度气温较高,采暖负荷释放不足,加之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较快,重工业用电负增长,使得全社会用电增速水平较低。 

  结语: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电力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实时呈现,但两者之间又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长期来看,两者的相关系数较高,“同步”特征明显,然而受工业用电变动以及极端气温等方面的影响,部分时段内两者又呈现出“脱钩”的现象。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