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建立铀矿数字化基础数据库
2019-03-26 09:33
· 来源:科技日报
· 作者:陈瑜
· 责编:王长尧
地质;数据库;铀矿床;矿区;数据管理;检索;数据存储;信息数据;铀矿资源;地理信息系统
几十年来,我国探明了数百个铀矿床,积累了海量数据资料,但这些资料绝大多数为手工绘制的图纸和文字报告,普遍存在损毁、褪色等问题。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院长李子颖25日透露,历时8年,该院联合兄弟单位对分散保存的全国铀矿基础资料进行整合梳理,开展老旧纸质资料数字化工作,基于先进的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建立了我国首个较为系统完整的铀矿数字化基础数据库。
据了解,该数据库包括全国49个铀成矿区带、340多个预测区、2000余个最小预测区和主要铀矿床的地质、物化探等各类信息数据,共10万多个数据图层。
该数据库按照专业组、空间划分方式(全国级、成矿区带级、预测区级、矿区级)、分类专题进行数据管理,具有高效的数据空间检索、查询功能,实现了按关键词检索和按空间区域(可视化)检索的查询下载功能,充分满足了用户的实际应用需求,方便用户日常使用;图档夹的数据存储概念和方式,突破了现有数据库存储的平台限制,为多种类型综合数据存储和再利用提供了便利;为方便系统使用,开发了GMT(地质数据管理模板)辅助建库和检查工具模块,可提高数据库建库的质量和规范性。
作为我国核地质领域的系统工程,该数据库的建成不仅便于数据维护、更新铀矿勘查最新成果,还可快速、高度融合铀矿资源勘查区不同信息数据,为常态化开展全国铀矿资源动态评价等工作奠定数据基础,也有利于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铀矿勘查领域的应用研究。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中国天然气之父”建议温州发展海洋地质产业2018 / 10 / 24
- 全国煤炭地质勘查技术论坛在合肥举行2017 / 10 / 23
- 地质工代二三事2017 / 09 / 12
- 中核集团孙勤:发挥行业主导作用实现新突破2015 / 04 / 08
- 中国铀矿第一科学深钻钻进深度破2500米2013 / 04 / 07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