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头条
我国首次建立铀矿数字化基础数据库
2019-03-26 09:33  · 来源:科技日报  · 作者:陈瑜  · 责编:王长尧

  几十年来,我国探明了数百个铀矿床,积累了海量数据资料,但这些资料绝大多数为手工绘制的图纸和文字报告,普遍存在损毁、褪色等问题。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院长李子颖25日透露,历时8年,该院联合兄弟单位对分散保存的全国铀矿基础资料进行整合梳理,开展老旧纸质资料数字化工作,基于先进的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建立了我国首个较为系统完整的铀矿数字化基础数据库。

  据了解,该数据库包括全国49个铀成矿区带、340多个预测区、2000余个最小预测区和主要铀矿床的地质、物化探等各类信息数据,共10万多个数据图层。

  该数据库按照专业组、空间划分方式(全国级、成矿区带级、预测区级、矿区级)、分类专题进行数据管理,具有高效的数据空间检索、查询功能,实现了按关键词检索和按空间区域(可视化)检索的查询下载功能,充分满足了用户的实际应用需求,方便用户日常使用;图档夹的数据存储概念和方式,突破了现有数据库存储的平台限制,为多种类型综合数据存储和再利用提供了便利;为方便系统使用,开发了GMT(地质数据管理模板)辅助建库和检查工具模块,可提高数据库建库的质量和规范性。

  作为我国核地质领域的系统工程,该数据库的建成不仅便于数据维护、更新铀矿勘查最新成果,还可快速、高度融合铀矿资源勘查区不同信息数据,为常态化开展全国铀矿资源动态评价等工作奠定数据基础,也有利于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铀矿勘查领域的应用研究。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