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能源
我国生物航空燃油技术取得进展
2014-12-23 14:30  · 来源:科技日报  · 作者:马爱平  · 责编:系统管理员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承担的国家863计划“生物质水相催化合成生物航空燃油”课题取得了重要进展。

  国际上生物航空燃油几乎全由油脂原料制取,然而由于成本高昂,除各大航空公司进行试飞或局部航线示范飞行外,尚未进入商业化应用。生物质水相催化合成航空燃油技术在国际上还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建设工业示范装置。

  课题组人员以秸秆等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及木薯等非粮生物质为原料,研发出了生物质高效水热解聚—水相化学催化合成生物航空燃油新技术,并设计建成了国际上首座生物质水相催化合成生物航空燃油中试装置,生产的生物航空燃油经国家油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达到了国际生物航空燃油ASTM7566标准,具备了应用于航空飞行的质量可行性。

  研发团队突破核心技术,研制了高水热稳定的水相化学催化材料及水相合成反应器,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质水相化学催化合成生物航空燃油成套技术及装置,成果已获得多项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中试结果表明,8—10吨秸秆类生物质原料可生产1吨生物航空燃油产品,生产成本约为8000—10000元/吨,通过进一步优化及提高催化效率,生产成本可再降低。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有望成为率先掌握纤维素生物航空燃油生产技术的国家。

  我国航空燃油的年需求量约为2500万吨,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5000万吨/年。而我国每年农林废弃生物质资源量约折合7亿吨标准煤,其中秸秆年产量约6亿吨,林业生产和木材加工废弃物约3亿吨,再加上木薯等非粮生物质,资源丰富。该课题研发的生物质水相催化合成技术,可满足我国民航业对航空燃油的需求。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