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能源
“十二五”光伏电站建哪了?
2015-12-21 10:39  · 来源:中国能源报  · 作者:  · 责编:王长尧

  能源网讯:“十二五”即将成为过去,“十三五”正迎面走来。在光伏领域,“十二五”可谓硕果累累,“十三五”同样令人有更多期待。 

  工信部不久前发布的“2015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业运行情况”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5.78吉瓦,其中光伏电站30.07吉瓦,分布式光伏5.71吉瓦。这意味着“十二五”的五年间,我国光伏装机从2010年的0.89吉瓦起步,实现了超过40倍的扩充,最终提前半年实现了“十二五”35吉瓦的规划目标。 

  众所周知,由于光伏发电的特性,这么多的光伏装机量显然需要巨大的区域来承载。但实际上我国在土地利用方面却有诸多红线,比如耕地保护有18亿亩红线;林地保护也有森林覆盖率目标,到2020年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和13亿立方米。所以,虽然无污染、无噪声,但在人类活动的大部分区域,光伏电站还是难得一见。那么,我国这么多光伏电站到底建在哪儿了? 

  提到这个问题,就不能不提甘肃敦煌光伏产业园,因为其地位非常特殊。它是全国首个20兆瓦光伏特许权示范项目所在地,我国首个“百万千瓦级以上太阳能示范基地”和国家能源局批准的新能源示范城市,也是甘肃省“十二五”电力送出规划中明确的唯一一个以外送为主的百万千瓦级太阳能发电基地。 

  截至目前,敦煌已累计获批光电项目共计1210兆瓦,其中光伏发电项目1090兆瓦,光热发电项目120兆瓦。中海阳等国内优质电站服务商都在此地建有光伏电站,成为丝绸之路上敦煌的新景观。 

 

  图为甘肃敦煌光伏产业园中海阳能源集团承建的光伏电站一角。 

  除了甘肃敦煌外,光伏电站在甘肃其他地区、新疆、宁夏等地也广有分布。而且很多地区都是沙漠或者戈壁,可谓地广人稀,最适合建设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其中,有些电站还和荒漠治理实现了很好的融合,实现了一举多得。 

  所以,光伏电站有不少都建在了茫茫戈壁和广袤的沙漠之中,大家平常难得一见,也就可以理解了。 

 

  图为中海阳在新疆皮山戈壁滩上建设的20MWp的并网光伏电站项目,该电站2012年10月并网,发电量大大超出预期。 

  当然,光伏电站也不能都建在西部广袤的戈壁和大漠上,那样虽然不占耕地、林地,但要想西电东输,着实需要大费周折,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能耗损失不可低估,甚至出现了弃光限电现象。所以,“十二五”期间,在我国的广大东部地区光伏电站也广有分布,平时见到的少,主要是因为这些电站的选址非常讲究,而且极有特色。 

  当人们到江苏东台海边看潮起潮落时,必经当地的沿海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远远就能看到一个个高大的风力发电扇叶在旋转,地面则是光伏电站,再往下又是鱼塘,构成了一幅绝美的“风光渔”画面。要知道,这里的沿海滩涂是种不出庄稼的,可以说光伏发电让这里的滩涂“变废为宝”。而且,作为优质电站服务商的中海阳能源集团还曾经在这里创造出3030MWp的建设记录,并获得了国际知名的TUV认证。 

 

  图为江苏东台二期30MWp光伏电站。 

  除了风光渔之外,渔光互补项目近年来各大光伏企业也建设了不少,简单来说就是鱼塘上架设光伏电池板组件,鱼塘里养鱼。实现上面发电,下面养鱼,土地资源节约和经济利益双丰收的一种创新模式。据悉,中海阳今年在江苏高邮投资建设的6MW光伏发电项目即属此列。 

 

  中海阳投资建设的江苏高邮6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 

  近年在光伏领域还有一个热词,叫光伏农业,其实就是光伏电站与农业种植相结合,具体的结合方式主要是把光伏电站建在农业大棚上。大棚里搞不太喜光的作物或菌类,大棚上搞光伏发电,可以说也是两不耽误。 

  其中,中海阳承建的中节能乐平20MWp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就属这一范畴。该项目是江西省引入的首家将光伏应用于农业领域的项目,同时也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光伏农业大棚项目,自2013年12月24日实现并网发电以来,电站一直持续稳定、安全运行,发电量也实现了预期目标。 

 

  图为中节能乐平20MWp并网光伏发电电站一角。 

 

  图为中节能乐平20MWp并网光伏发电电站内景。 

  除了光伏农业之外,也许光伏牧业还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热词,因为中海阳等企业目前已经打起了牧场的主意,在牧场屋顶投资建设分布式光伏,而且相关项目已经拿到了备案证。 

  比光伏大棚、光伏牧业和风光渔更壮观的就要数荒山光伏了。总投资超过两亿元人民币的锦州10MWp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即建在荒山上,不仅没有破坏山体结构,还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甚至成为了当地一大人文景观。这其中,自然也凝结了光伏电站建设者们辛勤汗水和无穷智慧。 

 

  图为中海阳承建的锦州10MWp太阳能光伏电站鸟瞰。 

  而在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30MWp并网光伏电站也同样是建在山地上。该项目是四川省发改委投产的首个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也是唯一一个以新能源项目身份被列入四川省重点签约的项目。据悉建设过程也是非常不容易,电池板都要靠骡子往山上驮,打桩的难度更不用说了。 

 

  图为中海阳承建的四川会理县30MWp并网光伏电站全貌。 

  除了山地之外,还有喀斯特地貌,只要阳光充足,并网条件具备,光伏电站完全不挑地方。下图这家地处昆明石林地区的光伏电站就建在喀斯特地貌上,只不过经过电池板美化,已经看不出原有地貌的样子了。 

 

  图为中海阳承建的昆明石林66MWp并网光伏电站项目。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屋顶光伏,一座座光伏电站纷纷落户社区、城镇、工业园区,甚至是居民家中的屋顶,不仅让光伏电站在屋顶安了家,而且还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伴随能源互联网的兴起,光伏电站落户工业园区厂房、居民屋顶必将蔚然成风。

图为中海阳承建的山东省博物馆新馆0.45MWp BIPV项目,该项目是当时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  

 

  图为中海阳承建的山东省冠县工业园区10MWp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 

  光伏电站除了建在荒山、戈壁、滩涂、建筑物屋顶之外,应该还包括水面。按理说,渔光互补也算是水面电站,但接下来我要说的可不在此列,因为此前国内建设的渔光互补电站,大多是先把水抽干了,建完电站再把水灌回去养鱼;而且,不仅是建设难度更高,这个电站还可以实现水环境治理,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该类项目代表就是中海阳目前正在建设的中节能嘉兴30MWp项目,也是浙江省实施“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水环境治理光伏发电综合示范项目,该电站地处运河支流,水深数米,水抽干了再建完全不可能,打桩、安装、土建、布线,都要在船上进行,可以说该电站首开在运河支流建电站的先河,丰富了特色电站的一大重要品类。 

 

  图为中节能嘉兴30MWp五水共治光伏电站一角。 

  还有一种光伏电站也不能不说,那就是更特殊地质地貌上建立的光伏电站,其中,采煤沉陷区光伏电站就属此列。采煤沉陷区在我国的煤炭大省分布广、面积大,把老百姓从采煤沉陷区搬出去、建立安置小区自然是不错的办法,但采煤沉陷区就该这么空着吗?其实不是,有一个词又出现了,叫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治理方式是在上面建光伏电站就在近期,山西大同中广核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便落户在了该市的南郊区兴旺庄,设计装机容量100兆瓦,并入围光伏领跑者计划。目前,中海阳正作为该项目的EPC负责电站的总体建设,再展雄风。 

 

  山西大同中广核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开工仪式。 

  其实,每一种特色光伏电站都有自己的施工难度,尤其是农业大棚、水面电站、采煤沉陷区等电站,都应因地制宜,综合规划、创新发展,这些建设经验将对更快、更好、更多地建设我国的光伏电站,无疑讲起到积极非常重要的。 

  其实,这些还仅仅是我国光伏电站建设中的冰山一角,未来应该还会有更多有特色的光伏电站不断涌现出来,在为我们提供清洁能源的同时,承载更多的功能和社会责任。(仲新源)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