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网┃在5月11日-12日举行的“储能国际峰会2016”上,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了《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16》。根据《白皮书》预测,到2020年,理想情景下,中国储能总装机规模将达24.2吉瓦,常规情景下,中国储能总装机规模将达14.5吉瓦(两种场景下,均不含抽水蓄能)。
《白皮书》显示, 截至2015年底,全球累计运行储能项目(不含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和储热)327个,装机规模946.8兆瓦。中国累计运行储能项目(不含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和储热)118个,累计装机规模105.5兆瓦,占全球储能项目总装机的11%,年复合增长率(2010-2015)为110%,是全球的六倍之多。
从区域分布上看,美国依旧占据装机第一的位置,截至2015年底,美国累计装机规模为426.4兆瓦(运行项目),自2014年起,就开始超越日本,成为全球储能装机第一大国,其次是日本和中国,占比分别为33%和11%。
从技术分布上看,锂离子电池无论在运行项目中,还是在建、规划项目中,均占据全球装机第一的位置。锂离子电池的累计装机占中国市场总装机的2/3。
在应用端,我国主要以分布式发电及微网和可再生能源并网领域为主,二者累计装机规模超过中国市场的80%,特别是前者,无论在累计装机规模还是项目个数上均占据第一的位置,占比分别为56%和77%。
2013年以来,储能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微网项目中,在中国市场这一现象尤为突出。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张静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四点:国家制定了非常积极的屋顶光伏发展计划并给予电价补贴;分布式项目从成本和技术特性两方面都更适合现阶段的储能技术参与;从国际经验看分布式能源发电的最终目标是自发自用,储能的应用必不可少;光储模式存在很多创新点和潜在盈利机会,是投融资机构最关注和乐于参与的领域。
张静表示,从应用广泛性和经济性角度看,我国光伏+储能模式的发展还有较大的努力空间。包括提高峰谷电价差、储能安装补贴、储能电价补贴等在内的政策支持是光储项目建设的不可或缺因素,同时也期待已经开启的新一轮电改会为储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更灵活和市场化的电力应用平台,更多地实现储能作为一个快速响应电源的价值。

- “新基建”催热储能企业入局抢市场2020 / 04 / 02
- 大规模储能系统将如何推动电动汽车革命?2020 / 04 / 01
- 综合能源服务开辟储能新天地2020 / 04 / 01
- “新基建”催热储能 企业入局抢市场2020 / 03 / 30
- 美国储能产业在疫情中受到那些影响?2020 / 03 / 26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