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能源
分布式太阳能发电和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将实现无缝衔接
中海阳试水太阳能无线充电站
2016-08-01 18:40  · 来源:中国能源报  · 作者:张子瑞  · 责编:新能源

   7月28日,国内光伏EPC、光热产业的龙头企业中海阳与安徽连锁民营成品加油站服务商亚孚石化签订了合肥地区分布式太阳能无线充电站合作协议,在国内正式布局其分布式太阳能无线充电站项目。

  据悉,这是国内首次将生产端的分布式太阳能发电和消费端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无缝结合起来,实现了传统加油站和无线充电站的二合一,中海阳由此正式从清洁能源生产领域迈入清洁能源服务消费领域。而在业内看来,这一创新将有可能改变两头盈利,中间亏损(充电设备提供商和电动汽车生产商盈利,充电站运营商亏损)的电动汽车产业链现有商业格局。

  联手成品加油站布局合肥

  据中海阳与亚孚石化签署的合作协议显示,中海阳将与亚孚石化共同开发建设分布式太阳能无线充电站。首批示范项目的建设将在亚孚石化名下的三个加油站——合钢站、力达站、寿县站率先开展。

  中海阳分布式太阳能无线充电站业务负责人袁政介绍说,将利用停车棚、加油站棚顶、服务区管理场所等设施的闲置屋顶,架设分布式太阳能发电单元,用于补充电量或直接充电,并增加储能功能,满足新能源车的能量补给需求,同时也便于电网调峰,以稳定电力系统的安全。在新能源车充电方面,将力推“快充为主、储能为辅”的充电模式,采用“一车一桩”充电方式。

  亚孚石化董事长吴建林称,亚孚的品牌理念是“不只为你加油”,致力于以油品业务为核心,开展多元化服务。与中海阳的合作,是对公司旗下加油站的一次重要升级。据了解,截至目前,亚孚石化在全国开设了数十家直营加油站。尤其在安徽地区,亚孚石化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大众消费基础。

  “通过分布式太阳能无线充电站项目,中海阳将升级为国内领先的无线充电设备及智能服务提供商。同时希望借此为国家的分布式太阳能扩大占比,更快发展提供新的契机。”中海阳董事长薛晨光表示。

薛晨光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与充电技术融合

  据介绍,在整个电动车产业链中,充电桩是一个非常核心的变量,如果没有充电桩和充电运营机构,新能源车是跑不起来的,而现有的充电桩行业还未形成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

  业内人士指出,电动汽车传统充电方案有五大不足:电的来源是传统煤电还是清洁能源饱受争议;充电体验感不佳;安全性存在隐患;占地多,需征地建桩;成本高,推广受限。

  “通过分布式太阳能发电,便于电网调峰,以稳定电力系统的安全,与此同时,基于中海阳在分布式太阳能电站的管理以及大数据应用上的经验,将推出分布式太阳能无线充电站智能管理系统,准备实现车载电池管理、电能质量管理、路线/停车管理、充电计划管理、充电卡片管理和人员排班管理等特色

功能,并用以解决目前行业充电站管理普遍存在结算壁垒等问题。” 袁政对记者表示。

  2015年10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依托示范项目,积极探索充电基础设施与智能电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智能交通融合发展的技术方案,加快推动无线充电、移动充电等新型充换电技术及装备研发。大力推进“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提高充电服务智能化水平,提升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促进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间能量和信息的双向互动。

  事实上,将互联网大数据与新能源产业相结合的模式,也是中海阳在能源互联网实现三个“+”的重要创新举措之一。此前,中海阳称,将在能源互联网实现三个“+”,即能源供给端要做“太阳能+”,以高效太阳能建设为核心,力争做到全球领先;在能源供给和能源消费中间则是要通过“互联网+” 实现不同能源的互联互通;在能源消费端要做“智能机器人+”,让智能机器人等设施遍布全世界。

  薛晨光认为,具有移动储能和用电侧负荷的电动汽车,在未来可以充分发挥削峰填谷、调峰调频的作用,是实现能源互联互通的重要载体。分布式太阳能无线充电站是分布式太阳能发电+无线充电站+储能+大数据智能平台的新模式,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和新能源的结合,有利于真正实现绿色能源循环。

  或颠覆充电站现有商业模式

  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充电站3600座,建成公用充电桩4.9万个,同比增长58%; 电动汽车年度销售331092辆,同比增长340%,累计保有量447183辆。电动汽车增长率是充电桩的5.9倍。相对于电动汽车的快速增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瓶颈。

  “根据相关规划,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满足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充电桩保有量达到480万个,而目前规模与这一目标相比还存在巨大的缺口。”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中海阳方面透露,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通过电动汽车充电运营管理平台,将充电网与车联网、互联网三网合一,初步搭建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充电智慧生态系统。

  针对电动汽车充电环节普遍难以盈利的现状,中海阳的内部测算显示,分布式太阳能光伏无线充电站投资回收期约为5年, 投资内部收益率能达到22%。“除了传统的充电站服务费收益外,还可以同时获得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

  虽然愿景很美好,但在实施过程中仍要迈过诸多障碍。

  首先,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还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中海阳方面对记者称,国家有关部门正着手无线充电标准的起草工作。

  此外,目前市面上的电动汽车大多不支持无线充电方式。“电动汽车要支持无线充电,只需要汽车内部加装一个无线充电模块,这一技术已很成熟,而且造价很低。电动汽车厂商不标配无线充电模块,主要是由于市场缺少无线充电站。”袁政表示。

  目前,无线充电技术应用显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在外界看来,无线充电技术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有分析人士认为,中海阳瞄准的不仅仅是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而是整个无线充电应用市场。

  据了解,国内的中兴通讯、比亚迪、科陆电子,国外的特斯拉、高通等企业都在积极研发和布局无线充电技术。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