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克电池林建博士:圆柱电芯全线发力高镍材料体系
2018-07-11 17:01
· 来源:比克电池
· 作者:
· 责编:刘澄谚
能量密度;研发;材料体系;电池;动力电池;循环寿命;电解液;博士;新能源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行业;正极;环境适应性;负极;安全纪录;产品规划;低温特性;负极材料;合金体系;江苏镇江;林建博士
7月5日,江苏镇江——比克电池研发副总裁林建博士出席了2018高能量密度正负极材料产业化研讨会并发表题为“比克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研发进展”的主题演讲,分享比克电池圆柱电芯全线产品高镍材料体系布局,比克在材料选择和制造工艺等方面的研发突破与更高能量密度圆柱电芯产品规划。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应用追求越来越高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伴随着钴金属等原材料的价格上涨,高镍材料体系逐渐成为三元锂电的发展趋势,然而高镍材料体系的环境适应性决定了在电芯镍含量提高的同时其循环寿命和稳定性会受到影响。比克电池通过长期研发对电芯的高镍正极材料、硅合金负极材料、电解液材料等进行不断调整,在稳定性和循环寿命上取得重大突破,从材料体系、工艺工程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
林建博士表示:“通过对正极、负极、电解液、导电剂和粘结剂的优化,比克圆柱电芯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今年五月比克18650-3.0Ah高能芯产品正式上市,相比2.75Ah产品其镍和硅的含量再次提升,其中镍含超过80%。接下来,比克18650-3.2Ah产品将在年内下线,能量密度高达250Wh/Kg,而比克21700系列的4.5Ah产品和4.8Ah产品也已经开发完成,即将批量生产和装车测试。”
2015年,比克2.75Ah电芯产品达成量产,是中国首个811高镍+硅合金体系的18650的电池,也是首个在中国通过整包热失控试验的产品,截至目前保持0事故安全纪录。林建博士表示,比克电池会通过不断研发生产,持续发力高镍811体系,在系统层面彻底解决整包安全,通过低成本应对后补贴时代,通过高能量密度解决里程焦虑,通过化学体系和硬件解决功率及低温特性和快充问题,用安全、高性价比的产品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健康发展。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钛酸锂电池循环次数达2.5万次 储能领域真的需要吗?2018 / 09 / 10
- 政策倒逼新能源汽车技术升级2018 / 03 / 02
- 聚焦锂产业大咖有话说2017 / 07 / 05
- 魏银仓:不要片面追求电池能量密度2017 / 05 / 17
- 新能源汽车补贴门槛提高 三元电池、燃料电池汽车迎政策利好2017 / 01 / 10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