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能源
诺基亚贝尔携“小小世界”精彩亮相PT EXPO 2018
2018-09-29 13:40  · 来源:中国能源网  · 作者:刘澄谚  · 责编:刘澄谚

  中国能源网 | 9月26-29日,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诺基亚贝尔)携“科技以人为本”主题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的2018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PT EXPO 2018)上亮相。基于场景、体验式的“小小世界”,诺基亚贝尔以“数字化社会”和“5G未来的无限可能”两大展区聚焦5G、数字企业、数字城市发展等多个领域,并通过20个现场演示和1个联合演示,向观众展示了业界最全面的,覆盖电信、教育、制造、交通、物流和公共事业等五大垂直行业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现代产业科技的迅速迭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很多新的技术需求,也带给了诺基亚贝尔新的挑战与机遇,特别是在业务多元化方面。为了实现业务的多元化,推动新的业务增长点,诺基亚贝尔不断开拓拥有市场潜力的相邻市场。目前在交通、能源、政务与公共事业、互联网和大企业等主要垂直市场均有显著增长,并已有诸多经典案例。

  大环境下的基本战略

  实际上,在33年的企业成长历程中,诺基亚贝尔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并从中受益。基于领先的技术创新能力,诺基亚贝尔一直在运营商领域保持领先地位,不断开拓新技术产业。未来,诺基亚贝尔会继续重点加大垂直行业领域的投入。

  近年来,市场对于数字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一方面导致了数字中心的需求不断增加,互联网、大企业、数据中心等都在大规模地建设;另一方面,在无线网领域,不管是公安、政府、机场还是港口,建设专用无线网络的期待也在迅速增长,这同样是未来扩展的机遇之一。因此,领先、扩展、打造软件、不断创造、到最后实现孵化可以说是目前诺基亚贝尔集团在大环境下提出的基本战略。

  三个“多元化”策略

  为了迎潮而上,实现公司新的创新和增长点,抓住互联网、物联网、数字化、大时代等领域的新的发展契机,诺基亚贝尔还设立了三个“多元化”策略。

  一是方案多元化。这是指目前诺基亚贝尔将重点关注数据中心的传输等领域。与此同时,在建设专用无线网、超宽带、光传输和IP方面还将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另外,在物联网和数据中心,诺基亚贝尔也将给予强大的技术支撑。

  二是行业多元化。电力系统整体功能的三大重要环节——输电、配电再到用电,诺基亚贝尔将为其提供全套的解决方案。在深耕了15年以上的铁路方面也持续提供技术方案。并且,在互联网方面,诺基亚贝尔也已成为最主要的传输发电供应商。未来,诺基亚贝尔还将在机场、港口、高速公路、地铁等公共交通领域发力,力图为其提供宽带无线解决方案。此外,诺基亚贝尔还会为政府核心部门提供保障。

  三是合作模式多元化。无论在各个区域还是垂直行业,诺基亚贝尔都有战略联盟。诺基亚贝尔希望把中国的成功合作案例推广到海外,未来再去拓展“一带一路”。另外,在云运营商网络方面,诺基亚贝尔也与运营商政企部门一起合作。

  从电网行业到大能源领域

  据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企业与公共事业负责人金剑介绍,诺基亚贝尔在电网行业打拼20多年,赢得了多个第一,值得一提的是中标国家电网在华东地区项目——新一代光通信首次在电网侧大规模部署。同时,诺基亚贝尔还参与到了“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之中,来为这一世界上首个柔性直流电网工程构建全面的低延迟、大容量、高可靠的光网络通信解决方案,从而能够在未来广泛服务于北京、河北等省市的清洁绿色能源建设进程,助推城乡宜居水平提升。预计未来诺基亚贝尔与国家电网的合作将从产品的层面提升到新技术的联合研发,利用诺基亚海外资源的优势,助力国家电网海外业务发展。

  据悉,除了继续进一步助力国家政务、电力、铁路的数字化转型,增强新经济互联网、数据中心等领域的领先优势外,诺基亚贝尔还将扩展至广阔的大能源领域,其中包括石油、石化、矿业等。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