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能源
造车新势力三管齐下“攻抢”市场
2018-10-31 10:16  · 来源:中国能源报  · 作者:黄珮  · 责编:刘文颖

  10月18日,车和家发布了旗下电动车品牌的首款车型“理想智造ONE”,该车型在发布后46小时内被预定2000台,“火爆”程度可见一斑。而截至9月30日,另一个受关注的电动汽车新品蔚来ES8已累计交付3368台,其中第三季度交付3268台,并维持下半年累计交付1万台ES8的目标保持不变。造车新势力们以实际表现告诉市场,它们已经从过去被资本和媒体追捧的“PPT造车”状态,转变到了如今的实战状态。

  进入新阶段,意味着往后的较量更多是口碑的较量。如何保证产品的品质过硬,如何把用户服务做好,是造车新势力们需要迎接的新挑战。未来的汽车市场,究竟怎样的车企才能赢得客户青睐?造车新势力们需要拥有怎样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走得更远?

  满足客户需求是关键

  “我们之所以开始造车,是因为我们发现消费者买不到真正心仪的产品。”车和家联合总裁沈亚楠表示,他们造车的出发点是生产客户喜爱的产品和与之对应的服务。

  据了解,车和家发布的“理想智造ONE”,最初只开放了内部员工和亲友预定,后因订单火爆,该公司决定更改策略,自10月22日起接受外部预定。“我们接受预定并不是为了钱,而是希望听到更多的消费者声音,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用户配置需要调整,什么样的设计可以再做最后的变化。”沈亚楠表示。

  “客户真正需要什么?”这不仅是初试造车的车和家需要重视的问题,更是不少已经走在造车路上的新势力们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

  “我们的第一辆车造了近五年。”小鹏汽车总裁夏珩介绍,去年年底小鹏汽车生产出来的1.0版本,由于性能尚不成熟,选择全部交付给内部员工实验驾驶,“当时超过500台的1.0版本汽车,企业决定由内部人员先试验驾驶一年,确保期间发现有任何问题,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改善再推向市场。”

  此外,对市场的调研也是了解用户心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市场调研解决不了产品经理对产品的洞见和思考,这好比不能等到用户已经开始用苹果手机的时候,我们再思考智能手机的未来是什么。”夏珩表示。

  不管是产品的生产还是对市场的调研,都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从而真正赢得用户的心。“但这个需求目前还没有被满足,我们应该继续努力来满足这些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和不断增长的需求,这样才有可能在市场中切分到‘蛋糕’。”沈亚楠表示。

  打造核心竞争力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造车竞技场上,光知道用户需要什么还不够,把自己的优势凸显出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形成核心竞争力对车企来说更为重要。

  “我们吸引用户购买产品的优势之一,是我们将打造无里程焦虑的纯电驱动车。”沈亚楠表示。据了解,目前车和家新发布的产品计划是通过增程的形式,即在电动汽车上使用增程器持续延长里程,以此达到超长的续航效果。“由于有了增程器系统,增程器余热可以解决冬天加热问题,同样可以缓解里程焦虑。”沈亚楠表示。

  除了续航里程,“智能”二字也是造车新势力们重点关注的变革点。“我认为未来的汽车进化方向应该智能汽车,它应该是一个可以不断成长的机器。”奇点汽车CEO沈海寅表示,他们下一步的计划是通过软件和硬件的分离,使软件部分可以不断的迭代,甚至部分硬件也不断迭代,以此造出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汽车。“我们一直强调奇点汽车跟别人不一样,是因为我们产品走的是智能汽车的路线。”沈海寅向记者指明了未来奇点的发展之道。

  车企走什么路线很重要,但这条路上是不是只有自己在走也很重要,对此前途汽车董事长陆群这样认为:“新势力真正的核心变革点在于汽车的硬件和软件能不能自己去做,新材料所对应的新结构、新工艺能不能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目前前途汽车在汽车的执行系统上,正是遵循力求自主开发软件和硬件的原则,以达到自主掌握核心技术的目的。“在智能网联、无人驾驶等需要公共大平台的技术上,我们可以和其他的企业合作。但在某些需要车企独有的技术上,我认为还是应该自己掌握。”陆群表示。

  创建服务型商业模式

  技术的不断发展给造车新势力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但在这波发展的潮流中,车企能否真正抓住机遇,以此更上一层楼仍然有待商榷。

  “我认为做精致、有品位的品牌是我国车企必须要做的事,它超越了物理上的汽车层面,是软实力的一部分。中国汽车行业改革开放30年以来,最缺的不是技术,不是制造能力,不是产品开发推出的速度,而是品牌。”蔚来汽车总裁秦力洪表示,蔚来作为第一个进入豪华阵营里的中国车企品牌,虽然目前还很弱小,但从长远来看,这是非常坚实的开始。

  蔚来宣扬品牌的一大特点就是打造可供车主聚会的蔚来中心,该中心的服务人员不带销售考核指标,而是给车主提供跟生活方式相关的各项服务,目前我国一共有12家固定蔚来中心和11家临时蔚来中心。“重点在于传递文化和经营的理念,从短期来看,服务是不追求赚钱的,但从长远来说,我觉得这种商业模式是可持续的新型商业模式。”秦力洪表示。

  对这种可持续的服务性商业模式,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了赞同。“我们为用户提供服务,就是为了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赚钱。”沈亚楠指出,不管是修车服务、维护保养服务还是保险服务,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用户受益。“现在很多客户对售后服务不满意,因为他们已经花了几十万来买车,却还要在售后服务上受气,而我的服务就是要让用户感到舒服。赚钱不重要,通过服务这种商业模式赢得用户的心才重要。”沈亚楠表示。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