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能源
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体系亟待建立
2018-11-12 09:11  · 来源:经济日报  · 作者:黄 鑫 毛钧谊  · 责编:闫志强

  在日前举行的“2018年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巡视员李力提出,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业回收利用体系亟待建立,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在一些关键共性技术上协力突破,他还呼吁财政部门出台相应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回收利用的发展。

  “当前,社会高度关注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问题。”据李力介绍,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截至今年9月份累计产量已超过256万辆。与此同时,配套动力蓄电池产销量也位居世界首位,总装配量已超过120GWh(吉瓦时),预计到2020年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到24GWh,如果处置不当不仅会给社会带来环境影响和安全隐患,也会造成资源浪费。

  业内专家认为,有通信信号的地方就有通信基站,因此中国铁塔在规模化消纳、使用场景、队伍支撑等方面都具有动力电池梯级利用的天然优势,是最适合开展动力电池梯级利用的企业。

  与铅酸蓄电池相比,梯次电池能量高、体积小、寿命长、污染小,既能为电信企业提供更好的保障服务,又避免了传统电池对环境的污染。

  “预计到2020年,中国铁塔将消纳全国电动车的退役动力电池。”中国铁塔副总经理高步文介绍说,2018年开始,中国铁塔在全国31个省级分公司全面推广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已停止采购铅酸电池,全部采用梯次动力电池予以满足。截至目前,中国铁塔已使用梯次电池800Mwh(兆瓦时),合计1万吨,在8万基站安装30万组电池,减少碳排放8万余吨。实行梯次电池试点应用的基站运行近2年,运行状况良好。

  今年3月份,工信部等七部委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建立完善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探索形成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创新商业合作模式。

  高步文透露,将建立以地级市为单位的回收网络体系,向整车企业提供全国性的回收服务,并积极配合各试点省相关主管部门做好退役电池回收试点工作。

  据李力介绍,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实施了全生命周期溯源监管,组织建设了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合,并印发《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构建了动力蓄电池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节点可控、责任可究的全生命周期溯源监管机制。目前,已有313家国内动力蓄电池企业和5家国外动力蓄电池企业代理商完成厂商代码申请和编码规则备案,363家新能源汽车生产及进口企业、34家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31家梯次利用企业、36家再生利用企业完成平台注册。(经济日报记者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