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能源
一带一路 | 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中国电科这些故事很精彩
2019-04-26 10:55  · 来源:中国电科  · 作者:  · 责编:刘澄谚
 

  多年来,中国电科作为网信事业建设的国家队,始终坚持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深度改造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快速升级,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数字经济新发展。

  聚焦“一带一路”,这些故事细数了中国电科在海外助力国家数字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典型成果。

  建设赞比亚电子教育系统

  根据赞比亚初等教育环境现状,中国电科派出精英团队,以自身大数据之长,在进行深入的内容定制开发,包括数学,科学创新,英语和社会实践等调查后,为赞比亚建设了电子教育系统,提供全方位的系统培训,包括使用安装,系统操作,系统维护,电子教学等,覆盖学校,地区教育部,省级教育部相关负责人。

  考虑到赞比亚各地方言不统一的情况,教学内容还可以被翻译成8种地方语言。学生们通过平板电脑登录应用程序,就能完成在线学习;老师通过应用程序,即可在线完成备课,授课,布置作业,课堂互动等一系列操作。

  电子教育项目将为赞比亚3个省5个区的241所小学提供电子教育解决方案,惠及3400余名教师和18000余名小学生。电子教育项目的交付落实,为学校,地区教育部门,省级教育部门搭建了沟通的桥梁,实现了教育信息和学校信息的有效传递。

  东非空管一体化——打造中非“一带一路空中丝绸之路”

  东非空管一体化是东非共同体成立伊始便设立的重要战略目标,主要包括建立无缝高空飞行情报区,实现东共体成员国间的民航空管信息共享、空管设施互联互通及一体化操作。

  中国电科作为中国民航空管技术总体单位,顺应全球空管一体化运行概念”与“航空系统组块升级”的行业发展趋势,提出了《东非高空一体化广域信息服务解决方案》,计划打造面向未来的中非“一带一路空中丝绸之路”, 助力东非民航发展。这个方案结合了东非民航空管发展需求,通过在东非高空飞行情报区管理主要国家建设空管信息处理服务平台,实现东非区域内各高空飞行情报区之间民航空管统一态势感知,显著提升了东非空管信息化水平和空管运行能力。

  建设缅甸信息高速公路

  缅甸是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的主要国家之一,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缅甸国家建设重要的一环。中国电科建立的国家信息高速公路是中国电科在缅甸通信市场上的战略性投资与持续发力。

  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的倡议,中国电科启动缅甸国家信息高速公路项目,于2016年在缅甸成立合资公司专注宽带运营业务,于2017年3月取得正式营业执照并进行宽带运营。截止2018年底已分别在仰光、东枝、腊戌、毛淡棉等四个地区开设办事机构,用户数已超1万个并且持续增长中,用户包括中国建筑、中信建设、中交集团、中铁建、中铁集团等100多家大型央企和机构,联合国粮食署等联合国驻缅甸的相关国际机构、腊戌政府等当地政府及部分国际学校等。项目运营团队中本地员工占比90%以上,实现了本地化运作,有力促进了当地就业。截止2018年底,以“WELINK”为品牌,中国电科杰赛在当地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位。

  中国电科还将继续投入资金用于缅甸仰光扩建及毛淡棉、东枝、腊戌、蒙育瓦、密支那、丹老等城市的宽带网络建设、骨干环线带宽租赁、运营等,为当地政府、商户及人民群众提供光纤到户的互联网高速接入业务。后续还将丰富网络内容,进一步培育内容平台、北斗位置服务、企业信息化应用、门户网站和电商平台等增值业务。

  该项目大大提升缅甸仰光、毛淡棉、东枝、腊戌、蒙育瓦、密支那、丹老七个城市的整体信息化水平,助力缅甸国家安全、高效政府、智慧城市的建设,为缅甸企业和人民提供更为方便的信息化服务,对推动当地政府办事效率提升、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当地就业、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为孟加拉建造数字村镇

  农业交流和农产品贸易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主要合作内容。借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间农业技术和产品传播交流,亚欧非农业文明沿着古丝绸之路交流互通,不断发扬光大。新时期,农业发展仍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开展农业国际合作成为沿线国家共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最佳结合点之一。

  农业一直是孟加拉国的经济支柱。中国电科针对孟加拉国农业发展情况,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优势,基于“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促进农业发展,为农民提供从种植到销售全产业链服务”的智慧农业理念,在孟加拉国17个地区、100个村庄建设一套先进的、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数字农业系统,包括一个云平台、一张传感网、一个实验室、一个指挥中心。“数字村镇”助推孟加拉国智慧农业发展,加快其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这套系统综合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建立起了农户、市场、政府之间的沟通、协作的桥梁,不仅有效降低了农牧业投入成本,实现了产出最大化,而且扩大了农牧民的营销渠道,帮助他们在适当的营销方案下增加收入。同时,大幅度地提升了农牧民的专业技能,农民收益得到了切实的提高。

  孟加拉国总理特别顾问萨吉布·瓦泽德听取项目汇报后表示:“这项举措将为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民提供一个巨大的发展机会,通过数字化来提升当地经济。”

  孟加拉国信息与通信技术部国务部长祖奈德·艾哈迈德·帕拉克评价道:“数字孟加拉国是国家的梦想之一,国家特别强调数字技术在实现2021年愿景方面的应用。智慧农业项目是数字孟加拉国在农业领域的体现。”

  深度参与SKA国际大科学工程

  SKA是国际天文界计划建造的世界最大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也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庞大天文设备,由全球多个国家出资建造。作为参与SKA项目的创始国之一,中国自2013年以来,与国际伙伴一起历时5年,通过国际大协作共同完成了SKA天线的研发工作。SKA项目也是继中国参与热核聚变项目之后,参与的第二个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大科学工程。

  中国是SKA的创始国和正式成员国之一,承担了11个工作包中的6个工作包的研发工作。中国电科承担了天线、低频阵列孔径、中频阵列孔径等3个工作包的研制任务,其中,天线工作包任务是11个同级别工作包中所占比重最大的,预算约占SKA总预算的五分之一。

  2018年,中国电科面向全球科技界正式发布了首台反射面天线,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此外,在低频孔径联盟包进行关键设计评审中,由中国电科提出的平行替代方案已于2018年12月顺利通过评审,后续将在中国及澳大利亚台址设计建设中国电科“天影站”,为SKA低频孔径阵列构建标准化单站。

  3月12日,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迎来重要里程碑。来自超过15个国家的部长、大使、及高级代表齐聚意大利首都罗马,共同见证了国际SKA组织天文台公约签字仪式。澳大利亚、中国、意大利、荷兰、葡萄牙、南非、英国共七个创始成员国签署了SKA天文台公约,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张建国代表中国政府出席仪式并签署公约。

  助力斯里兰卡医疗设施升级

  斯里兰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颗璀璨明珠。近年来,中国电科面向斯里兰卡等沿线国家社会治理、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对信息化、高科技设备的迫切需求,充分依托自身技术实力,积极助力当地经济与民生发展。

  针对斯里兰卡卫生医疗资源不足的现状,中国电科经过多次与斯卫生部充分调研和磋商,针对省级和区级医院的迫切需求进行了斯里兰卡卫生部医疗设施升级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项目包括斯里兰卡全国13家医院的门诊楼、住院部、化验室、手术室和急诊室等设施建设,建筑面积约41,500平米。项目工期为3年,将提供3000多台套先进医疗设备及配套工程,并提供全方位的安装调试、操作指导、技术培训、维护培训、全球质保及医师技术交流,帮助“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国家斯里兰卡全面提升民生水平,也能够直接和间接增加数百个医疗设施维护操作、土建、医务、后勤等相关工作岗位,为斯里兰卡人民送去真正的幸福。

  探索印度光伏产业发展新模式

  为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实现光伏装备、光伏工程和技术产能服务全球新能源发展,探索新能源产业发展新模式,中国电科充分发挥印度具有强光照优越自然资源的优势,在印度建设630MW太阳能电池片和组件生产线企业,实现电池片、组件印度本地化生产,助力印度新能源产业发展,树立了中国电科品牌良好的口碑和声誉。

  专门成立中电科(印度)新能源有限公司,于2017年12月在印度斯里城完成注册,位于印度安得拉邦斯里城工业园,于2018年先行建设一期200MW光伏电池片生产线,以及全部630MW太阳能电池片和组件生产线用地的购买平整。2018年3月,项目开工奠基;2018年12月28日,200MW产线项目的主要工程内容完成,产线设备通电开展试运行,施工建设进度创造了当地建设新速度。

  自项目建设以来,中电科(印度)新能源有限公司已为当地政府创造200多个工作岗位,为当地培养了上百名技术工人,促进了印度当地光伏制造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中印双向交流互动。

  这些项目是中国电科助力海外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国际化发展上,中国电科始终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全球布局。按照加强同沿线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合作要求,一方面,积极利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物联网开放服务平合、电科云等国内研究成果,努力探索海外国家政务、交通、信用等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机制,实现数据增值服务,为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能制造、智慧供热、智慧楼宇、智慧水务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以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平台、海洋信息网络、海洋信息科技及产品以及中国电科海洋信息产业基地建设等数字海洋重大先行项目为支撑,实现共赢共享,奠定信息网络基础,加快推进数字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更好服务数字海丝乃至数字全球。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电科愿与各界同仁一道,继续为数字经济全球发展贡献电科智慧,促进全球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