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注重可行性
据了解,这一《规划》是在去年《佛山市南海区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规划》将佛山南海区氢能产业发展目标分为近期(2020-2025年)商业化创新探索阶段、中期(2026-2030年)商业化推广阶段和远期(2031-2035年)商业化应用阶段,提出“到2025年,氢能产业累计总产值达300亿元;到2030年,氢能产业累计总产值达1000亿元;到2035年,氢能产业累计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的规模目标。
川财证券分析师黄博对此表示:“与2019年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对比,正式版的《规划》调整了规划周期和分布阶段,同时简化了考核内容,并对具体指标进行了调整,使之更具备可行性。”
业内人士指出,产业规划目标虽然需要设置一定的高度,但“跳一跳能摸到”才好,应避免好高骛远、无法落地的现象发生。否则,规划将无法充分发挥对产业的引领作用。
立足实际,优化氢源布局
作为国内较早发展氢能产业的地区之一,近年来,佛山市南海区相继集聚起多家行业龙头企业,氢能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值得注意的是,结合当地实际,《规划》特别提出了要优化氢源布局。《规划》指出,南海区氢源供应体系必须经济、合理地整合区外尤其是珠三角富氢地区的氢气供应,并在区内规划建设可再生能源或天然气制氢,探索开展发电厂制氢等项目,构建区外供氢和区内制氢相结合的供氢方式,保障氢源稳定供给。
对此,广东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燕希强表示,佛山由于化工厂数量较少,在广东省内并不属于氢资源的聚集地,此前省内的氢源主要来自东莞、湛江等地的化工厂。此次《规划》对氢源的优化布局,有利于弥补佛山氢资源不足这一劣势,对产业持续发展大有裨益。
发力氢能基础设施
从氢能产业链布局的角度看,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在此次《规划》中也被放到了重要位置。《规划》明确,优先考虑布局独立选址的加氢站,同时为了加快加氢站建设步伐,要求新建、迁建的加油站必须合建加氢站。黄博认为,这一加氢站建设思路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此外,《规划》提出,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发展不同产品,包括氢燃料电池车辆、分布式发电系统、备用电源、热电联供系统等。在业内看来,应用场景的丰富有利于大力开拓氢能市场。
燕希强表示,参照锂电发展演变路径,此次《规划》对氢能产业的商业化目标设置尚属合理,目前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仍处于前期的政策引导阶段,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相应政策给予扶持,助力其走完商业化应用前的“最后一公里”。

- 张家口市氢能应用实现历史性变革2020 / 04 / 01
- 氢燃料电池车产业拐点为期不远2020 / 03 / 12
- 张家口出台方案保障2000辆冬奥氢车需求2020 / 03 / 06
- 市场潜力大 多家公司布局氢能产业2020 / 02 / 19
- 市场潜力大多家公司布局氢能产业2020 / 02 / 17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