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能源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建立我国可再生能源配额+绿色证书制度
2020-05-25 18:35  · 来源:证券日报  · 作者:肖艳青 张文娟  · 责编:李云鹏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保障能源安全,发展可再生能源,提升能源储备能力。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和重要的能源供给,是国家“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推动能源供给侧结构改革和能源向清洁低碳发展的重要方面。

  作为共和国长子企业,中信重工60多年来服务于国家能源供给体系的重大基础装备领域,在海上风电、水利水电、火电、核电、余热发电、新能源储变电等方面,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围绕加快推进能源转型升级,中信重工成功开发出系列化液压打桩锤、海上风电嵌岩桩钻机等特种施工装备及新能源储变电系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和装备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了装备国产化。

  从进一步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全国人大代表、中信重工董事长俞章法拟以海上风电产业为例向两会提交《关于进一步完善补贴机制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分析我国可再生能源现阶段发展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立我国可再生能源配额+绿色证书制度”的建议。

  可再生能源发展与国家政策紧密相关。针对现行可再生能源定价和补贴机制逐渐暴露出补贴缺口扩大、财政补贴定价难度大、装备国产化率不高等问题,俞章法代表建议,在吸收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机制,将现行固定电价补贴机制调整为可再生能源配额+绿色证书制度,通过市场化方式分摊新能源发展成本。配额制和绿证交易制度通过市场机制补偿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环境效益,推动可再生能源企业参与市场交易。要加快施工装备及工艺、重要电气设备的国产化,进一步降低海上风电项目造价及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和效益,推动风电产业的发展。

  俞章法呼吁各方对可再生能源行业维持一定的支持力度,继续鼓励可再生能源投入,促进其进一步规模化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最大限度减少行政管制;通过有效的激励政策,形成全员发展新能源、全员使用新能源、全员为新能源发展买单的局面,进一步加强对消费侧的激励和引导,加强对海上风电产业装备技术研究。

  俞章法表示,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领域补短板工作,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可再生能源配额+绿色证书机制,提高海上风电装备国产化水平,可以在确保实现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中长期目标的前提下,进一步推动政府简政放权和电力市场化改革,解决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装备国产化等问题,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