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保障能源安全,发展可再生能源,提升能源储备能力。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和重要的能源供给,是国家“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推动能源供给侧结构改革和能源向清洁低碳发展的重要方面。
作为共和国长子企业,中信重工60多年来服务于国家能源供给体系的重大基础装备领域,在海上风电、水利水电、火电、核电、余热发电、新能源储变电等方面,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围绕加快推进能源转型升级,中信重工成功开发出系列化液压打桩锤、海上风电嵌岩桩钻机等特种施工装备及新能源储变电系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和装备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了装备国产化。
从进一步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全国人大代表、中信重工董事长俞章法拟以海上风电产业为例向两会提交《关于进一步完善补贴机制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分析我国可再生能源现阶段发展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立我国可再生能源配额+绿色证书制度”的建议。
可再生能源发展与国家政策紧密相关。针对现行可再生能源定价和补贴机制逐渐暴露出补贴缺口扩大、财政补贴定价难度大、装备国产化率不高等问题,俞章法代表建议,在吸收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机制,将现行固定电价补贴机制调整为可再生能源配额+绿色证书制度,通过市场化方式分摊新能源发展成本。配额制和绿证交易制度通过市场机制补偿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环境效益,推动可再生能源企业参与市场交易。要加快施工装备及工艺、重要电气设备的国产化,进一步降低海上风电项目造价及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和效益,推动风电产业的发展。
俞章法呼吁各方对可再生能源行业维持一定的支持力度,继续鼓励可再生能源投入,促进其进一步规模化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最大限度减少行政管制;通过有效的激励政策,形成全员发展新能源、全员使用新能源、全员为新能源发展买单的局面,进一步加强对消费侧的激励和引导,加强对海上风电产业装备技术研究。
俞章法表示,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领域补短板工作,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可再生能源配额+绿色证书机制,提高海上风电装备国产化水平,可以在确保实现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中长期目标的前提下,进一步推动政府简政放权和电力市场化改革,解决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装备国产化等问题,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 IEA:可再生能源热潮将于明年重启2020 / 05 / 25
-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武钢:“后疫情时代”更需坚定可再生能源转型之路2020 / 05 / 25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曹仁贤:建议适度开征碳税 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2020 / 05 / 25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张雷:我对中国2050实现零碳目标充满信心2020 / 05 / 25
- 【提案建议】刘汉元代表:三大建议助力光伏发电补贴拖欠问题的解决2020 / 05 / 24









- 特变电工新能源2020年首场国...
- 2020年第一届智能循环包装论...
- 520相约特变电工新能源2020年...
- 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
- 华为旗舰新品,生而不凡、敬...
- 国家发改委:一季度全国全社...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