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能源>储能
储备实力 能者登峰
——中天科技发力储能朝阳时代
2015-12-16 16:26  · 来源:中国能源报  · 作者:  · 责编:王长尧

  11月24日,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天科技”)全资子公司中天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天储能”)与江苏陆地方舟新能源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中天储能将向其提供金额约2亿元的汽车配套锂离子电池系统产品。 

  这是中天科技继通过ISO/TS16949体系认证,成为目前国内极少数获得该认证的动力电池企业之一后,在储能领域再一次展露头角。   

  风口产业 一触即发 

  众所周知,储能行业是一项朝阳产业,未来十年我国储能产业有望达到万亿元投资规模。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助理、鄂尔多斯大规模储能技术研究所所长谭春青就表示:“保守估计,到2020年,国内整个储能产业的市场规模至少可达6000亿元,乐观的话甚至有可能到两万亿。”。 

  即便放眼世界,近些年各国对储能技术的关注度和投入度都超过以往任何时候。日美韩三国日前宣布本国的储能系统装机量要超过年均100兆瓦,美国计划在2017年前建设储能系统650 兆瓦,日本510兆瓦,韩国是280兆瓦。 

  在我国,今年正式启动了储能“十三五”规划大纲的编写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要突破分布式发电、储能、智能微网、主动配电网等关键技术。 

  有专家预计,2020年后,我国储能系统将成为电力生产运营的必备部分,2030年将进入大规模发展期。另外,今年以来,随着国家层面的大力推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带动了动力电池行业出现供不应求的市场局面。 

  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储能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一方面我国起步较晚,面临成本、技术、性能等方面问题;另一方面,商业化程度低,同美、日等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目前绝大多数都是示范性项目,缺乏成功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在这个风口,该如何走出自己的储能之路,这也是中天科技一直在探索的方向。 

  全盘布局 稳扎稳打 

  熟悉中天科技的人都知道,它是全球电缆行业的龙头企业,这些年一直深耕新能源领域并呈现后来者居上的态势。但在储能领域,很多人对中天储能的实力了解还不多。 

  “中天储能此前主要精力集中在光伏储能和通信储能领域,并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中天储能董事长薛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但巨大的应用市场需求和下游端对于产品性能的提升和价格下降的压力,要求企业在资本布局、产业链整合、商业模式创新上拥有强大把控能力,同时又要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供应链控制等方面不断提升。 

  “产业链整合是中天储能的一个主要战略方向。”中天储能CTO靳承铀介绍说,中天储能选择与国内有实力的电池材料产品公司合作,采用并购和自主建厂并举的方式,特别是对某些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新兴材料上要自主开发建厂。 

  10月29日,中天新兴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主营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此举打通了中天储能从原材料到系统应用的全产业链。采用全自动化的生产设备和环保无污染的创新性工艺路线,可有效解决磷酸铁锂的导电性差和离子扩散速度低的劣势,样品材料相较同行在低温,倍率及循环等综合性能方面提高了15%以上。 

  除此之外,还将极大的降低了磷酸铁锂的生产成本,并确保批次之间材料的一致性。而高性能、高一致性的磷酸铁锂材料是动力电池关键材料,也是新能源发电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特别是电动大巴动力电池系统所必须的关键材料。 

  加码储能  实力不凡 

  鉴于未来5年内公共领域的电动大巴以及物流车等存在非常大市场增量空间的研判,今年8月,中天储能启动了“领航源动力-3200MWH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项目,该项目以磷酸铁锂技术路线为主,预计在2016年上半年释放产能,主要针对就是电动大巴、物流车以及一些特种车市场。 

  随即,中天科技又向中天储能增资3亿元,用于提升其动力电池产能。增资项目实施完毕后,中天储能将新增3200MWH/年动力电池的生产能力。根据公告,截至2015年9月30日,中天储能已实现营收1.77亿元。获得ISO/TS16949体系认证,更是进一步拓展了中天科技在储能市场的舞台。 

  中天储能专注于磷酸铁锂电池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薛驰表示:“为锻造产品品质和确保动力电池的安全可靠性,从研发到生产,再到实验检测,最后走向市场,整个过程会都严格按照国际的标准要求进行。同时,为了保证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的规范性,中天储能不仅投资建设高标准无尘工厂、引进最先进生产线,更对整个生产流程严格管理。” 

  另外,中天储能生产的锂离子电池可通过灵活的串并联组合方式,满足不同车型、不同电机功率、不同续航里程的新能源动力汽车需求,再配套精细电路控制的电池管理系统,形成新能源汽车安全、稳定、绿色的动力驱动源。 

  风口储“能”,中天科技志在登顶。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