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 司长 黄学农: 2016年以来,我国电池储能项目进入加速建设阶段,年增长率超过70%,当年年底全国电池储能规模已经达到24.3万千瓦。锂电池由于响应速度快、充换电效率高、循环次数多、技术升级快等各方面的特性,将在其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
![]() |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执行副理事长 欧阳明高: 电池的成本是业内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降低电池成本需要全产业链发力、重点环节突破。首先,降低原材料成本是降低电池成本最重要的环节,原材料若能降到3-5万元/吨,是较为合理的。此外,生产制造的良品率和一致性的提高、材料回收和再循环等问题都是影响电池成本的重要因素。 |
![]() |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 副司长 瞿国春: 到2016年底,我国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已达到220Wh/kg,价格低到1.5元/Wh,较2002年能量密度提高1.7倍,价格下降60%,建成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中原四大电池产业的集聚区,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国。自主装备从无到有,不少电池企业装备国产化水平超过70%,有的达到90%以上。 |
![]()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副主任 吴志新 目前锂电池企业的总体产能已经超越了现有车辆的需求,但真正好的电池企业仍较为紧缺。所谓的产能过剩仅是结构性的过剩,或是某个时段的过剩,这种阶段性的过剩产能,未来在面对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时可能又会显得不够,所以应辩证地看待产能过剩问题。 |
![]() |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秘书长 刘彦龙: 《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征求意见稿)自发布至今还没有形成终稿,很多企业都按照“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80亿瓦时”的门槛扩充产能,这也造成了行业产能进一步过剩。我们协会认为,应适当调整产能目标。产业门槛过高,不仅造成产能严重过剩,也限制了一些中小企业的发展。 |
![]()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裁 何龙: 比亚迪针对能量密度共有两大战略:一是磷酸铁锂,主要应用于大巴领域,目前能量密度可达156Wh/kg,尽管有人认为磷酸铁锂的发展空间有限,但我们认为其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比亚迪正在积极布局;二是三元电池,目前的能量密度在200Wh/kg,我们也在积极布局。 |
(内容为本报记者赵唯整理自锂产业国际高峰论坛发言现场)

- 钛酸锂电池循环次数达2.5万次 储能领域真的需要吗?2018 / 09 / 10
- 比克电池林建博士:圆柱电芯全线发力高镍材料体系2018 / 07 / 11
- 政策倒逼新能源汽车技术升级2018 / 03 / 02
- 魏银仓:不要片面追求电池能量密度2017 / 05 / 17
- 新能源汽车补贴门槛提高 三元电池、燃料电池汽车迎政策利好2017 / 01 / 10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