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能源>储能
聚焦锂产业大咖有话说
2017-07-05 10:24  · 来源:中国能源报  · 作者:赵唯  · 责编:刘文颖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

  司长 黄学农:

  2016年以来,我国电池储能项目进入加速建设阶段,年增长率超过70%,当年年底全国电池储能规模已经达到24.3万千瓦。锂电池由于响应速度快、充换电效率高、循环次数多、技术升级快等各方面的特性,将在其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执行副理事长 欧阳明高:

  电池的成本是业内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降低电池成本需要全产业链发力、重点环节突破。首先,降低原材料成本是降低电池成本最重要的环节,原材料若能降到3-5万元/吨,是较为合理的。此外,生产制造的良品率和一致性的提高、材料回收和再循环等问题都是影响电池成本的重要因素。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

  副司长 瞿国春:

  到2016年底,我国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已达到220Wh/kg,价格低到1.5元/Wh,较2002年能量密度提高1.7倍,价格下降60%,建成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中原四大电池产业的集聚区,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国。自主装备从无到有,不少电池企业装备国产化水平超过70%,有的达到90%以上。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副主任 吴志新

  目前锂电池企业的总体产能已经超越了现有车辆的需求,但真正好的电池企业仍较为紧缺。所谓的产能过剩仅是结构性的过剩,或是某个时段的过剩,这种阶段性的过剩产能,未来在面对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时可能又会显得不够,所以应辩证地看待产能过剩问题。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秘书长 刘彦龙:

  《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征求意见稿)自发布至今还没有形成终稿,很多企业都按照“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80亿瓦时”的门槛扩充产能,这也造成了行业产能进一步过剩。我们协会认为,应适当调整产能目标。产业门槛过高,不仅造成产能严重过剩,也限制了一些中小企业的发展。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裁 何龙:

  比亚迪针对能量密度共有两大战略:一是磷酸铁锂,主要应用于大巴领域,目前能量密度可达156Wh/kg,尽管有人认为磷酸铁锂的发展空间有限,但我们认为其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比亚迪正在积极布局;二是三元电池,目前的能量密度在200Wh/kg,我们也在积极布局。

  

  (内容为本报记者赵唯整理自锂产业国际高峰论坛发言现场)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