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能源>储能
这家企业被强制退市 两次布局锂电材料业务失败
2018-07-16 11:01  · 来源:高工锂电  · 作者:  · 责编:刘澄谚

   一家曾经辉煌的明星企业,却最终走到了被强制摘牌退市的地步,这给锂电池企业留下了哪些启示?

  7月13日,有中国镍业第一股之称的吉恩镍业(证券简称为“退市吉恩”,证券代码为“600432”),正式被上海证券交易所予以摘牌,自此结束了吉恩镍业15年的上市生涯。

  截至7月11日下午收盘,退市吉恩股价收报1.38元/股,与进入退市整理期前股价相比,跌幅高达79.53%。

  业内人士研究认为,退市吉恩之所以走到今天这给地步,主要是栽在了海外大肆“抄底”时的过于自信。

  据了解,退市吉恩自2003年上市后主营业务主要为硫酸镍、电解镍。在2011年之前,公司业绩表现较为平稳,之后由于镍金属价格不断下降,公司业绩开始走向滑坡。

  然而就在主营业务持续下滑的情况下,退市吉恩却大规模举债,在2009年开始将大量的相对短期银行贷款用于回报周期较长的矿产投资,导致公司资金短缺,主营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导致公司利润下滑。

  资料显示,从2012年开始退市吉恩开始出现业绩亏损,2014年―2016年则开启连跌模式,分别亏损5.38亿元、28.7亿元、21.86亿元,连续三年亏损被*ST之后触发相关强制终止上市情形,公司股票于2017年4月28日停牌并暂停上市。2017年年报显示,吉恩净利润亏损高达23.6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中国的镍业龙头,退市吉恩此前曾战略转型进行新能源行业,通过自建和收购的方式布局锂电池材料领域,但最终失败,而其旗下的锂矿业务也被迫转让出售。

  2016年6月,退市吉恩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吉恩国际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拟斥资5.13亿元,收购因资金短缺停产近两年的魁北克锂业的锂矿资产。

  魁北克锂业(北美锂业)主要拥有位于魁北克省的LaCorne锂矿项目,主要矿区包括一个露天矿和一个年产2.245万吨电池级碳酸锂(99.5%)的加工厂,完成重启进入商业化运营后,预计平均年采矿量160万吨,平均年产碳酸锂2.02万吨,预计生产20年左右。

  资料显示,2016年北美锂业营收为0万元,净利润亏损4.28亿元。截至到2017年9月30日,北美锂业未经审计的总资产为18.29亿元,净资产为7.36亿元;2017年1~9月其营业收入仍为0万元,净利润亏损820.57万元。

  2018年3月,退市吉恩发布公告称,因无法满足北美锂业运营及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同时为盘活公司存量资产,缓解公司资金紧张状况、增加现金流,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全资孙公司吉恩国际拟将其持有的北美锂业3659万股股权转让出售。

  在此之前,退市吉恩曾在2016年计划通过定增募资不超过41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12.66亿元用于年产2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项目,12亿元用于偿还公司和子公司银行及其他机构借款。

  但由于再融资政策调整、资本市场环境变化,退市吉恩于2017年1月终止了上述定增方案。

  客观来看,退市吉恩是忙于盲目扩充导致企业资金短缺,主营业务下滑导致公司持续亏损,这给一些锂电企业提供了警示作用。

  当前,为了保障原材料供应稳定或开拓新业务,近年来大批锂电企业纷纷涌向海外抢购钴、锂矿资源,但也面临着政策波动、海外局势动荡、投资受益不确定等风险。

  事实上,随着补贴退坡和市场竞争加剧,锂电池行业正处于一场激烈的行业洗牌中,没有资金和技术保障的电池企业必然会被市场淘汰。当前已有多家上市锂电企业也因补贴下滑和其它原因,在2018上半年也出现净利润同比去年不同程度下滑的现象。

  在此情形之下,谁会成为锂电行业的“退市吉恩”就值得所有锂电企业警惕和思考。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