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最近几年光伏逆变器行业的发展,主流逆变器公司的运营利润率在2011年达到一个高的峰值。此后两年随着逆变器公司的迅速增加,激烈竞争下,各家逆变器公司利润水平开始下滑。
直到2016-2017年受市场装机大幅增长的影响,才重回相对理想的利润水平(如图1,以SMA及阳光电源为例)。
图1:2011-2017年阳光电源、SMA运营利润率统计曲线
在上一轮低谷期,整个逆变器行业从300多家公司缩减至不到100家,国内很多逆变器公司被淘汰出局,海外逆变器公司亦不能幸免。2015年,美国第三大的逆变器公司AdvancedEnergy最终也选择退出市场。
如今,国内光伏行业再次遭遇发展低谷,装机量很有可能出现近几年来首次负增长,同时参考运营利润率发展曲线走势,逆变器公司将面临又一波生存与运营考验。
订单大幅下降,各家逆变器公司承压
近日,光伏行业逆变器两大巨头阳光电源、SMA相继发布了2018年上半年财报,在这两份成绩单中众人隐隐察觉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趋势。
2018年上半年,SMA逆变器全球总出货量4.3GW,营收3.946亿欧元(30.79亿元),年同比仅增长3.5%。但在其财报里我们看到,其未交货产品订单大幅下降,数额仅为1.865亿欧元,同比下降33%。
“SMA称中国光伏政策的调整将大大减少全球装机量总体需求,进一步导致逆变器公司的整合,还会对逆变器产品价格造成进一步的下行压力。”
鉴于此,SMA对下半年中国以及全球光伏市场的预期都比较悲观,董事会预计至2020年,公司可进入市场的年增长率仅为7%。
再看阳光电源,2018年上半年阳光电源营收38.9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3亿元,年同比仅增3.75%。
但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4,501.12万元,同比下降126.98%。
以前在国内外市场巨大潜力的吸引下,大量企业进入光伏逆变器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竞争加剧与价格下行双重压力下,即便是阳光电源、SMA这样的主流逆变器公司亦开始承压。
作为国内最大的太阳能光伏逆变器制造企业,阳光电源核心产品光伏逆变器市场优势明显,但如果阳光电源在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和成本控制方面不能保持领先优势,其逆变器产品将面临产品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此外,由于国内光伏行业项目金额大、付款周期长等特点,阳光电源亦面临应收账款回款风险。
“对其他中小型逆变器竞争者来说,风险及压力更加明显,这类公司技术、品牌、融资实力、议价能力、回款等方面都处于劣势,2018年下半年现金流紧张的逆变器公司将持续承压,预计2019年上半年将有不少逆变器公司淘汰出局。”
竞争最先体现在价格上面,如果你的产品价格下降幅度比别人慢,那就意味着你的产品没有竞争力,公司将会失去订单,最终关门大吉。
关于逆变器价格分析,可点击查看新能情报局此前详细报道:深度|促销潮涌现,最新逆变器排名与价格跟踪报告,逆变器最新月报|价格、市场、招标、企业、趋势(附PDF全文)
价格下跌市场转移,储能真的能救光伏吗?
2011年-2017年,光伏逆变器的价格亦经历了不断下降的过程。集中式逆变器市场平均价格从2011年的0.8元/W,下降到2018上半年的0.135元/W。
相比2017年阳光电源、上能电气、特变电工等主流品牌梯队0.23-0.25元/W报价区间,只余下一声叹息。
组串式逆变器亦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组串式逆变器从2014年的0.54元/W,下降到2018年上半年的0.27元/W,下降幅度更加明显,预计2018年底价格还将下降。
图2:2011-2018年H1逆变器价格变化曲线图
“市场转移”是逆变器市场不断前行的动力,对于整个太阳能行业而言,如果想要生存,必须找到新的市场。从欧洲到日本、美国,再到中国、印度,从海外屋顶光伏到中国地面集中式电站,再到分布式电站。
如今国内分布式调整,下半年装机不被看好,再无市场可转移。因此,光伏逆变器公司企业纷纷寻找自救之路,光伏+储能的市场前景成为最被看好的发展方向之一。
然而,储能真的能成为光伏逆变器公司的“救命稻草”吗?
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的统计,截至2017年底,已经投运储能项目累计32.8GW,新增投运项目装机规模217.9MW,中国储能产业尚处于初级阶段。
与此同时,光伏储能只是储能市场的其中一小部分,一个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行业如何能消化已经实现100GW量级装机的光伏出货需求?现实的发展离企业的希望还有非常大的距离。
以阳光电源为例,其进入储能领域较早,目前拥有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电源变换技术,并依托全球一流的锂电池技术,可提供单机功率5~1000kW的储能逆变器、锂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等储能核心设备,同时推出能量搬移、微电网和电力调频等一系列先进的系统解决方案。
其储能系统广泛应用在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柬埔寨、南苏丹等全球650多个储能项目。今年上半年在国内斩获了青海百兆瓦光伏发电实证基地储能项目,山西9MW/4.5MWh“火电+储能”联合调频项目等。
但即便这样,2018年上半年阳光电源储能业务在公司营业收入中也仅占比3.06%,营收1.19亿元。
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处长齐志新曾把我国储能行业贴切地比喻为“半湖春水半湖冰”,这个比喻挪用到全球市场也同样适用。他提醒逆变器公司将储能作为531之后企业市场转移的主阵地显然是不现实的,最多只能算提前布局罢了。
长期来看,光储结合是光伏的出路之一,但一定不是全部的出路。短期内,新政带来的波动会持续光伏行业,在探寻新出路的同时,光伏企业仍应苦练内功,从拼规模、拼速度、拼价格转向拼质量、拼技术、拼创新。

- 组串式逆变器全面进入100kW+平价时代2019 / 10 / 30
- 组件级逆变,定义光伏“芯”未来!SNEC展禾迈发布多款新品及重磅政策2019 / 06 / 05
- 华为分布式智能逆变器获得业内首张新能标金太阳认证2019 / 03 / 14
- 至少90天!中国出口至美国光伏逆变器将维持10%的关税2018 / 12 / 04
- 来了!美国将对中国逆变器征10%关税 2019年1月1日加至25%2018 / 09 / 18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