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能源>储能
汽车产业投资“新规”正式发布 中外合资轿车、新建电动车项目皆取消核准制
2018-12-19 16:07  · 来源:经济观察网  · 作者:  · 责编:刘澄谚

  汽车产业投资“新规”正式落地。12月18日,经济观察网记者从国家发改委官网了解到,《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已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正式发布,自2019年1月10日起施行。

  发改委公告称,经国务院同意,《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6年本)》中新建中外合资轿车生产企业项目、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含现有汽车企业跨类生产纯电动乘用车)项目及其余目前由省级政府核准的汽车投资项目均不再实行核准管理,调整为备案管理。

  这意味着,实施多年的汽车投资项目核准被彻底取消,改为地方备案。“今后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和各级政府部门监管责任,建立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加强违规项目查处和问责”。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该政策发布后的解读中称。

  据悉,经过几次调整,发改委此前已经部分下放投资核准权限,在《规定》出台前,实施核准管理的汽车投资项目还有3类,分别是:由国务院负责核准的新建中外合资轿车生产企业项目;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负责核准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含现有汽车企业跨类生产纯电动乘用车)项目;由省级政府负责核准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规定实行核准的其余项目。而随着《规定》的颁布和实施,从2019年1月10日起,所有类别汽车投资项目将全部取消核准制。

  对于为何取消汽车投资项目核准,该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布局基本完成,已形成数家大型企业集团主导汽车产业发展的格局,“骨干企业自主配置生产要素的能力显著增强,继续实施事前核准的必要性明显降低”。

  同时,新一轮产业变革正蓬勃兴起,汽车产业发展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市场主体趋于多元,跨界融合特征明显,需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继续实施事前核准已难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此外,“汽车产业多头管理问题突出,事前许可繁多,行政效率低下,企业负担较重,社会反映强烈。”

  据了解,除了主动适应新一轮产业变革、回应社会关切,以及为地方和企业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的客观要求外,取消汽车投资项目核准,还是对党中央、国务院层面要求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决策部署这一举措的重要跟进。

  自去年发改委暂停新建纯电动乘用车项目审批之后,新造车企业中一部分开始通过代工、并购等各种渠道来获取生产资质,另一部分则积极准备迎接资质审批的重启。“只要政策一开门,我们肯定能拿到资质。”此前有新造车企业这样表态。

  今年5月2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文件规定将新建纯电动汽车资质审批权下放至地方,但对地方政府提出了严格要求,包括电动车推广水平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核准新的电动车项目前先要清理新能源僵尸车企;已经有新能源汽车项目的,项目达产前不能再审批新项目等等。此外,文件对新能源汽车的项目投资同样提出了严格要求,比如项目大规模量产前不得撤资;需要掌握电动车核心技术;只能生产自有注册商标的产品等。

  业内人士认为,在《征求意见稿》发布之后,新造车企业的热潮便从高潮快速下降,众车企的融资难度有所增加,且大家意识到未来的不确定性,纷纷采取融资、上市、加快产品批量交付等不同应对措施。此前,新造车企业大多依靠和传统车企合作或者通过收购来获取资质,而随着“新规”的发布以及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核准制的取消,新造车企业的业态或将随之改变,经济观察网也将持续关注。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