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化学家发现硅纳米粒子可使锂电池蓄电能力提高10倍
2019-03-26 11:03
· 来源:科技部
· 作者:
· 责编:刘澄谚
锂离子电池;石墨;导电性;制造;纳米颗粒;容量电池;硅材料;锂电池;吸收;收缩
硅材料因储量丰富,且能比锂电池中使用的石墨吸收更多的锂离子,被认为具有制造大容量电池的前景。但硅颗粒在吸收和释放锂离子时会膨胀和收缩,在多次充放电循环后容易破裂。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化学家布里亚克(Jillian Buriak)团队发现将硅塑造成纳米级的颗粒有助于防止它破裂。研究测试了四种不同尺寸的硅纳米颗粒,确定多大的尺寸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硅的优点,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其缺点。它们均匀分布在由具有纳米孔径的碳制成的高导电性石墨烯气凝胶中,以弥补硅的低导电性。他们发现,最小的颗粒(直径仅为30亿分之一米)在多次充放电循环后表现出最佳的长期稳定性。这克服了在锂离子电池中使用硅的限制。这一发现可能导致新一代电池的容量是目前锂离子电池的10倍,朝着制造新一代硅基锂离子电池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这项研究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领域,可以使其行驶里程更远,充电速度更快,电池重量更轻。下一步是开发一种更快、更便宜的方法来制造硅纳米颗粒,使其更容易运用在工业生产上。此项研究成果发表在《材料化学》杂志上。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中俄联合研究延长汽车电池寿命方法2020 / 03 / 24
- 2018年度中国电池行业百强企业名单发布2019 / 08 / 01
- 锂离子电池价格将跌至何处?2019 / 04 / 15
- 工信部就《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等文件征求意见2019 / 01 / 02
- 固态电池抢位布局加速 产业化为时尚早2018 / 12 / 19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