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片电池”问世 支持新能源汽车续航600公里
2020-03-30 10:52
· 来源:科技日报
· 作者:刘园园
· 责编:李慧颖
电池;刀片电池;空间利用率;新能源汽车;针刺;电池模组;能量密度;电动汽车电池;董事长兼总裁;设计;中科院院士;安全问题;测试方法;产品工程;传统电池;电池行业;动力电池;视频显示;续航里程
3月29日,比亚迪在线发布新一代动力电池产品“刀片电池”。该公司宣称,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刀片电池”的空间利用率比传统电池包提升50%,兼具超强安全性以及长寿命、长续航的优势。
“从电池的安全性、体积能量密度以及成本三个方面,‘刀片电池’应该说都具有比较好的优势。” 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评价说。
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发布会上表示,“刀片电池”最大的特点就是安全,比亚迪希望用“刀片电池”捍卫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底线。他还透露,搭载“刀片电池”的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可达600公里,将于今年6月投产上市。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何龙介绍,传统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先由电池组成电池模组,再组成电池包。由于存在大量结构件,整个电池包空间利用率只有40%左右。
“刀片电池”则将电池做成长条薄片形状,电池同时也是结构件。电池在装配时可跳过电池模组环节,直接组成电池包。这使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达到60%以上,比以往提升50%。而空间利用率越高,体积比能量密度就越大。
何龙介绍,在安全方面,“刀片电池”通过了电池行业公认最严苛的针刺测试。这种测试要求用一根直径3至8毫米的钢针刺穿电池,观察电池是否着火、爆炸。发布会展示的测试视频显示,“刀片电池”被刺穿时,结构完整稳定,未出现任何起火冒烟现象。
“电动汽车电池的安全问题,我们一般称之为热失控。”欧阳明高解读说,针刺实验是非常有效和严酷的一种热失控的测试方法。“刀片电池”之所以在针刺实验中表现优异,原因在于这种电池的结构设计使它发生短路时产热少且散热快。
欧阳明高认为,在设计和产品工程方面进行创新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发展趋势之一,“‘刀片电池’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比亚迪:“刀片电池”出鞘 捍卫安全底线2020 / 03 / 30
- “刀片电池”出鞘 比亚迪搅动新能源汽车市场2020 / 03 / 30
- 比亚迪终于对宁德时代“动手”了2020 / 03 / 20
- 耶拿电池与巴斯夫合作研发电池电解液2020 / 02 / 13
- 铅炭电池商业化应用大有可为2020 / 01 / 23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