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山东、河南等地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加快地热能供暖产业布局,行业内认为, “十四五”期间,我国地热能供暖市场将集中释放。
从国家层面来看,根据国家能源局于日前发布的《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推进地热能供暖发展也符合国家对于“十四五”期间加速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的期待。
多能互补的发展理念
自地热能“十三五”规划发布以来,国内地热产业迎来了一系列新机遇,但目前我国地热发展仍然面临产业发展不协调、管理制度不协调、扶持政策不充分等问题。对于“十四五”期间的地热能供暖发展,行业内普遍期盼顶层设计的优化,以多能互补的理念发展地热能供暖也获得了广泛认同。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旸认为,必须加强地热能开发的顶层设计,地热只是可再生能源大家庭中的一员,必须放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大局中去规划。他所强调的“地热+”思想,即把地热和风电、水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结合利用。
在陕西近日发布的相关文件中同样体现了类似的发展观,陕西住建厅印发的《关于规范和加强地热能建筑供热系统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坚持政策引导、市场主导、因地制宜、技术多元、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在热电联产覆盖不到的区域优先发展地热能供暖,采用多能组合供热的技术方法开发利用地热能。力争到2021年底前,关中地区城镇新增地热能供热面积2200万平米。
“地热+太阳能跨季节储热”为优选项
地热是巨量的清洁能源,而地下热水为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开发利用中深层岩热资源,往往需要做到“取热不取水”才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开发理念。
地下含水层储能系统被认为是解决地下水源热泵地下水不能有效回灌的良方,该技术是以地下水为介质,以100%原水回灌为手段,利用地质热惯性开发的储能技术,也是跨季节储热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可与太阳能系统有效结合。
一般情况下,在含水层蓄热装置中,需要安装冷水井和热水井各一口。在夏季太阳能充足的时候,可以将获取的太阳热能储存在热水井中。在冬季,通过抽取热水井中的热水给建筑物供暖和生活热水用热,然后将提取完热量后的水灌入冷水井中。
2017年12月15日,由甘肃省建材科研设计院等五家单位合作建设的国内首个“地热+太阳能”互补供暖示范工程在兰州市建成投入运行。该工程集成中深层地岩热利用、太阳能热利用及跨季节储热等技术,可规模化、低成本、连续稳定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清洁能源供暖。
据了解,经初步运行测评,该工程可满足1.5万-2万㎡节能建筑的供暖需求,工程投资折算为每平方米供暖面积230元-250元,每月运行成本约为1.9元/㎡。
据甘肃省建材科研设计院甘肃省绿色建筑技术重点实验室田斌守副总工程师介绍,“中深层地岩热-太阳能互补供热技术”在供暖季可采用地岩热与太阳能联合供热,在非采暖季可将丰富的太阳能以热能的形式储存于地岩热井,进行跨季储热,实现太阳能光热系统的年利用率最大化,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 我国地热能供暖(冷)将在“十四五”集中释放2020 / 04 / 21
- 欧盟项目着手开发浅层地热能2020 / 04 / 10
- 大同地热能利用第一钻开钻2020 / 03 / 24
- 河北石家庄科学开发地热资源 推进冬季清洁取暖2020 / 01 / 19
-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地源热泵行业高层论坛在京举行2019 / 08 / 29









- 华为旗舰新品,生而不凡、敬...
- 国家发改委:一季度全国全社...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