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能源>生物质
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利用小秸秆发展大产业
2018-07-23 18:17  · 来源:齐齐哈尔市政府  · 作者:  · 责编:刘澄谚

   到秋粮收获季节,秸秆禁烧问题总会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即使相关部门三令五申禁止焚烧,效果却难尽人意。

  怎样才能从“根”上解决问题?仅仅靠着贴标语和立警示牌不是办法,必须得让秸秆有个“出口”。就连垃圾都被称为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更何况秸秆?建华区就走出了一条利用小秸秆发展大产业的道路。

  建华区虽然耕地面积不大,但是由于地处中心城区,秸秆问题处理的好不好对人民生活质量高不高有着重要影响。今年,建华区全面推进多个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落地。

  建华区的举措,对多年致力于秸秆研发利用的黑龙江信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意义非凡,公司负责人李海艳就带着她的技术来到区里,在区委区政府的帮助下,与深齐塑业达成合作、联手创业,原本1000平方米厂房规模的企业将升级改造为总占地7万平方米、厂房1.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企业,并且,即将在厂房亮相的年产5万吨有机质碳基肥新设备,将带领这个原本只生产碳粉碳棒的小企业向高端有机肥料生产企业进军。

  秸秆经过加工能提高多少“身价”?李海艳算了一笔账:3吨锯末和秸秆成本500元,可制造出2000元1吨的碳粉,企业过去用1吨碳粉制造出的碳球和碳棒售价在3500元左右;如果采用即将上马的新工艺,用1吨碳粉,加上一吨动物粪便,再加上一吨醋糟,所生产出的合成有机肥料,售价则能达到8000多元。

  据介绍,为了能够让这个新技术变成生产线,把原来农民不得不烧掉的秸秆变成“真金白银”,区委书记郭玉航和企业负责人一起到河南驻马店考察生产工艺;区主管领导和企业一同去河南新乡考察生产设备;在区发改局的协调和帮扶下,企业一年所需的动物粪便以及恒顺醋业年产1万吨的废弃醋糟,已经落实下来。

  独木不成林。建华区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要的是规模,形成的是产业:预计设备投资300万元,发酵池投资200万元,设计产能消化秸秆10万吨的金茂丰有机肥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成;利华纸制品包装公司通过自家无土菜园的栽种实验,结合秸秆转化沼气等原理的可研规划已经初见成效;新禹管业即将上马10万吨碳基肥生产线;北方牧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秸秆揉碎、破碎、粉碎机已经进入市场……一系列围绕秸秆综合利用的项目在建华区大力扶持下已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据区发改局负责人陶东明介绍,建华区现有耕地4.5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24539亩,水稻种植面积7900亩。按每亩可产出秸秆1吨计算,共有秸秆3.2万吨。而区内已有2家秸秆综合利用企业进入生产阶段,1家处在研发阶段,3家正在谋划阶段;另外,同海南农垦研究院、沈阳恒辉集团、山东泉林纸业、哈尔滨铁路秸秆研究所等企业单位正在深度洽谈中。未来,不仅建华区域内的秸秆会被吃干榨尽,更将辐射周围地区进行秸秆回收。下一步,建华区将进一步与齐齐哈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部门联络,与省市有关部门沟通,掌握第一手资料,第一时间向上争取有关项目资金;进一步加大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服务力度,积极为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提供相应支持,在项目立项、审批、建设等过程中实施“一站式”、“保姆式”全程服务。

  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融合着科技、政策、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部分,也是现代农业走向高效、绿色环保方向的重要支撑。如今,在建华区的积极培育下,一批龙头企业即将带动整个产业茁壮成长;在创新机制的引领下,已经开始用市场的力量把“一把火”变成“一沓钱”,为全市秸秆综合利用打下样板、立下标杆。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