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能源>生物质
长春市秸秆成了“香饽饽”
2018-12-07 09:51  · 来源:通稿新闻线路  · 作者:  · 责编:刘澄谚

  东北正值严冬,寒风凛冽。吉林长春市九台区龙嘉街道龙家堡村孙国福的家里却温暖如春。孙国福说,家里这么暖和,得益于以前觉得没用、现在却身价倍增的秸秆。

  “这个小秸秆块可比玉米秆子强多了,使用效果非常好,家里不但暖和,而且干净多了。”孙国福从袋子里拿出一把玉米秸秆压缩块,打开炉门添上一小把,整个过程没有一丝炉烟冒出来。

  眼前的红色炉子是小型生物质锅炉。孙国福说,现在秋收后再也不用把地里的玉米秸秆拉回家了。当地秸秆综合利用企业把秸秆收走,粉碎后制成秸秆燃料,按照耕地面积免费为农民发放,其余的由企业进行综合利用。

  在九台,秸秆在禁烧规定出台后走上了综合利用新路。投资10亿元的中航新能源集团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已经在龙家堡等10个村安装炉具5091户(套),初步实现了秸秆柴草不进村屯。

  在长春长拖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九台分公司基地,大型秸秆处理设备正在对收集好的秸秆进行处理。这些秸秆将被加工成燃料、饲料等。基地负责人张强表示,基地一年可收集10万吨秸秆,每年加工的秸秆燃料供给农民和发电厂使用。据介绍,秸秆加工为生物质燃料后,每吨平均价格可达400至500元。

  在吉林省伯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加工间堆放着整齐的秸秆包装捆,打碎的秸秆散发出清新的味道。工人们打开机器,秸秆通过传送带送到机器内,铡碎后自动缠绕打包。“从秋收之后到第二年种地之前,我们厂可以加工秸秆2万多吨,每个机器一天可加工20吨饲料,牛羊可以直接吃。”九台区东湖街道办事处隆达兴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厂长黄志民说。

  九台区常务副区长李树国说,近几年九台建起了“收、贮、运、加、销”体系,今年当地秸秆可收集量为117万吨,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等综合利用的总量可达103万吨,综合利用率达88%以上。

  九台区农业局副局长赵树文说,秸秆膨化饲料被牛食用后,牛粪经过发酵可饲养蚯蚓,蚯蚓还可喂鱼、鸡等,秸秆处理走上了一条生态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秸秆在加工综合利用的同时,也在反哺黑土地。部分农民采取粉碎后覆盖还田等方式把秸秆留在地里,总面积达34.5万亩。“秸秆还田变肥料,不仅让土地穿得暖,也让土壤‘吃’得好,还防止了风沙风化,这样的效果千金难买。”李树国说。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