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产生约9亿吨的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如果以这些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替代化石资源,可以在减少化肥、农药使用的同时修复和保护自然环境。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来自安徽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提交了《关于生物质资源替代化石资源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赵皖平在《建议》中表示,生物质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加快发展生物质炼制技术及衍生产业,能够成为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抓手。同时,这也有利于从源头上解决秸秆禁烧的难题,是以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对化石资源的一种替代和补充,必将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我国的生态现状和三农问题,已经到了需要下大力气从根本上加以调整和解决的关键时刻。”赵皖平表示。他建议政府转变观念,变引导为主导,尽快制定《国家生物质炼制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生物质炼制产业。为此,他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扶持生物质炼制产业的发展。《建议》提出,从中央到地方,要像对待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国家战略资源一样来看待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把生物质炼制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同时,要明确国家和各级政府是解决秸秆等农林废弃物问题的责任主体,应设立相应的机构,统筹领导全国和各地方秸秆等农林废弃物资源的科学利用工作。做好战略规划和布局,真正做好从粮食种植,到秸秆“收、储、运”等各个环节上的工作,切实解决好相关产品“用”的问题。
第二,研究出台秸秆有机肥料的补贴政策。建议政府改变目前“撒胡椒面式”的现金补贴方式,改由国家和地方财政,通过供销社系统和相关大型涉农央企,对生物质炼制企业所生产的含有土壤修复功能的有机碳能肥料进行统一采购,阶段性的免费赠与农民使用或对农民给予实物补贴。在完成国家化肥农药“双减”目标和农田修复与水源保护的同时,实现中国农业的转型升级,助推生物质炼制产业的快速发展。
第三,建立产学研联盟。《建议》提出设立国家生物质炼制产业引导基金和国家生物质炼制“产学研”合作联盟,从资金、科研等各个方面,全面保障中国生物质炼制产业与生态农业的融合、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 秸秆变废为宝 理念革新至关重要2015 / 09 / 07
- 黑龙江生物质资源有效利用率不足四成2015 / 08 / 18
- 凯迪电力李林芝:生物质制油具革命性影响2013 / 11 / 28
- 生物质天然气应纳入国家能源战略2015 / 03 / 18
- 王天戈委员:高效巨菌草 将生物质资源转化为新能源2015 / 03 / 13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