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重点是向不合理的能源结构开刀,只有这样,才抓住了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要害。”在全国政协常委、台盟中央常委王天戈看来,尊重自然规律、科学整合生物质资源能源化利用模式,发展生物天然气产业,应是“十四五”清洁能源布局的重点。
王天戈长期调研跟踪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情况。他发现,近年来,虽然国家在生物质资源应用领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系列短板———有价值的秸秆被直接还田或者在田间烧掉,餐橱垃圾流向了不该去的地方,净水厂污泥变成了新的污染源,一些无宜的补贴占用了大量财政资金……与此同时,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比重偏低,对外依存度高企,化解这一矛盾,只有大力发展生物天然气一条路可走。
“事实上是有合适的技术路线能有效缓解或者解决这些问题的。”王天戈在考察研究中发现,采取“生物质资源厌氧发酵”为核心的技术路线是很好的选择。
他解释说,生物质腐烂就能释放出沼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沼气提纯可以获得生物天然气。仅以秸秆为例,7亿吨秸秆全部转化成沼气再提纯成天然气,每年可获得含甲烷95%以上的生物天然气近2000亿立方米,完全可以替代进口。
这意味着生物质资源能源化的发展对于缓解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过高,保障能源安全有重要战略意义;而分布设置的厌氧装置也对推动我国分布式能源基地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此,他建议“十四五”规划中明确大力发展生物天然气产业。将厌氧发酵确定为生物质能源化利用的主推模式,将沼气或提纯的生物天然气确定为“生物质”能源化利用的目标产品,科学、精准实施中央财政补贴。
同时在产业推进过程中,推广高产能源植物的培养、种植、采收、贮存;开放企业自主经营权,加大甲烷重整制氢技术研发和投入力度;并认真审视现有储能设施及规划,将生物天然气储能与分布式燃料电池堆储能纳入国家能源储备范畴。
在王天戈看来,选择这一条技术路线,还是探索“产业治污”的重要手段。“可以促成农业与生物天然气产业联姻,通过建立‘植物—沼气(生物天然气)—生物有机肥’循环发展的产业集群,调农业结构、补能源短板、促供给侧改革,利用重污染耕地为农民创收,走出一条‘产业治污’的中国之路。”

- 吃进有机废弃物 产出天然气:生物天然气 生长正发力2020 / 01 / 14
- 十部委印发《生物天然气产业化发展指导意见》2019 / 12 / 14
- 生物天然气被列入国家能源发展战略2018 / 12 / 12
- 大力实施能源清洁利用 衡水将建“国际生物天然气城”2018 / 11 / 27
- 走在十字路口的生物天然气产业2014 / 04 / 10









- SNEC2020国际太阳能光伏展将...
- 2020国际储能和氢能及燃料电...
- 中设集团与宁德时代科士达签...
- 全球青年绿色创新峰会暨YGT全...
- 能链获中金资本、小米集团等9...
- 乌金下隐藏了哪些智能秘密?
-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
- 在黎明,看见未来|华为智能矿...
- 当矿山遇上数字化,会有什么...
- 【乘潮涌之势 偕强者前行】第...
- 中新社国是论坛召开:为后疫...
- 重塑“智慧企业”愿景 SAP全...
- 中瑞共同探索可持续城市
- “数聚引领赋智电力”第四届...
- 天业集团召开2020年“安全生...
- 助力打造“风电产业之都” 绘...
- 电力辅助服务与城市智慧能源...
- 提议加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
- 特变电工新能源2020年首场国...
- 2020年第一届智能循环包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