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能源>生物质
河北安平秸秆发电项目助力群众脱贫
2020-08-20 17:11  · 来源:河北新闻网  · 作者:陈凤来  · 责编:李云鹏

  “没想到过去不好打发的秸秆,如今成了生钱的宝贝,这个月我刚领了3000元。”日前,在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鑫忠种植专业合作社,史立峰拿到工资兴奋地说,自从加入合作社后,月月有工资,年底还分红,如今彻底脱了贫。

  史立峰能脱贫,依靠该县一项变废为宝的新产业——秸秆发电。在河北中电京安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粉碎后的秸秆经过脱硫、脱氮、脱尘后,经上料传送带送入生物质锅炉,燃烧后利用热能转化为电,每天能消耗800吨秸秆,发电70万千瓦时。史立峰的工作就是操作粉碎机,将这些秸秆粉碎,随后会有专人将其运往中电京安生物质热电联产厂,作为生物质能源。“往年这些秸秆要不就是留在田里烧掉,要不就是被扔到小白河两岸。现在可以卖给我们合作社,1公斤0.14元。”粉碎机旁的史立峰边干边说。

  “合作社购进秸秆粉碎机也是借了扶贫的东风。”鑫忠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峰说,秸秆扶贫项目始于2019年年底,合作社与县扶贫办签订投资入股分红协议,建设秸秆收储站,与河北中电京安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秸秆收购协议,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在合作社获得收益分红。

  “这是县里探索的扶贫新模式。”安平县扶贫工作专班负责人贾盼珣说,扶贫资金直接发放到农户手里,只能解一时之急,而投入到扶贫产业中,却可以“一箭三雕”,既壮大了产业,贫困户有了稳定的收益,也改善了农村环境。秸秆产业扶贫刚刚起步,需要解决存储、加工环节的难题,安平县探索政府推动、市场运行的长效机制,县扶贫办使用扶贫资金投资215.6万元,购置了破碎机、抓木机等设备,入股7家合作社进行产业培育,为贫困户增收带来了希望。

  “现在环保抓得紧,大伙儿纷纷把秸秆送到合作社来,量大的我们去车拉,合作社的生意也格外好。”赵峰说,合作社已经建起秸秆收集、运输、加工的完整产业链,运作半年多时间,已覆盖周边20多个村,年消纳秸秆450万吨,增加近百个就业岗位。

  “从农业废弃物摇身一变成为清洁能源,秸秆目前串起一条资源节约、低碳环保、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绿色产业链’。”贾盼珣说,通过“生态+扶贫”模式,不但让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脱贫,还增强了大家的环保意识,实现了百姓富和生态美的统一。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走向我的小康生活.jpg
34e1ed201302e35c880cd976cf7a656.pn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